
我所在的城市,前身曾称淮阴市和清江市,脱胎于600多年前的清江浦。此楼就是新建的清江浦楼。


文庙,就是孔庙。按惯例,关帝庙应在城外,孔庙应在城内。但吴棠筑清江城时囊中羞涩,文庙建到了城外,关帝庙则建在了城内,形成了清江浦的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国师塔,是纪念顺治帝所赐“国师”名份的玉琳法师所建,属慈云禅寺的组成部分。


里运河中的不沉的“石龙舟”,与穿梭而行的“木龙舟”,相得益彰……


九龙广场上的九龙柱,龙飞凤舞、气宇非凡。

中洲岛上,亭榭临水……


清江大闸,为千里京杭运河沿线唯一保存完好的古闸,为大运河申遗增添了砝码。昔日的清江大闸,东西落差大,险象环生,过闸船只如同过“鬼门关”。老清江人曾有一句俗语:“眼一黑,跳大闸”,说的就是此地。


从清江大闸桥上,观国师塔。


看:清江浦的清真寺和清真饭店。在清江大闸两岸,聚集了佛教寺庙、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堂、道教道观和儒教讲坛等五大宗教文化而和谐相处,为全国罕见。


御碑亭,有乾隆帝所题“淮水安澜”之真迹。


清江浦景区西入口牌坊正面:运都胜境


另面题字:袁浦烟波


清江大闸于1945年曾被我苏皖边区政府(曾经是我党的省一级根据地政权)为纪念与叶挺将军一起遇难的王若飞,而命名为“若飞桥”。


我家住楚秀园南,每天都可以从此园穿过去清江浦楼观景。

在越秀桥东侧的“清江浦1415”项目正紧张施工,那可是我们清江浦打造的新的文化商旅重地,到时欢迎朋友你来作客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