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六十一)
前文说到,刚刚被送进南昌行营老蒋官邸的陈赓还没有把客厅内的陈设看清楚,就听外面传来老蒋那浓浓的奉化口音:“陈赓在那里,陈赓在那里?”
一见面,昔日的这位总司令兼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中正先生就一脸严肃且关切地说,这样不好,非常地不好,你这个黄埔生见了校长,既不敬礼也不报告!
陈赓抬了抬手,算是敬礼了,说,报告校长,您没给我开口的机会。

蒋介石说,陈赓,你好好地看着我。
陈赓瞥了他一眼,转过脸去。
蒋介石窝了一肚子火,咬了咬牙说,陈赓你瘦了。
陈赓冷冷地说,吾瘦而天下肥。这是校长您说过的。
蒋介石说,那我也瘦了,你们的校长也瘦了!
陈赓看了他一眼,嘴角咧了一下说,校长您瘦而天下更瘦,何也?
蒋介石气得差一点发作,还是忍住了,他摘下白手套,用食指指点着陈赓:“陈赓,你是我的学生,是我一向看重的学生,不能这样目无尊长!你年轻,年轻人犯错误我是可以原谅的。只要你回头,你就还是我的好学生!”
蒋介石训斥完自己昔日的学生,余怒未息,又盯着陈赓被鞭笞而破损染血的衣衫,用恨铁不成钢的口吻说,你看看你、你看看你,现在都成什么样子啦?这那像我的学生,那像我黄埔的优秀军人!顾顺章我不喜欢他,他让你吃了苦头,那也是你咎由自取!你必须好好反省!

陈赓扭过头,没有再搭理这位昔日的导师兼统帅。
他脑子里浮现的,是顾顺章那气得把硕大的雪茄都咬破的愤怒而狼狈的模样。
那天顾顺章来劝降,他叼着雪茄冷冷地说,你我是同志,又是同行。废话就没有必要了,你只要在这张纸上签一个字,你就自由了。
陈赓说,我不会自首,更不会投降。我永远都是共产党员。还说,你说我不像个人,可你更像条狗,像你这样人不人鬼不鬼地活着,那还不如去死了干净。
一番话,把顾顺章气得嘴也歪了,叼在嘴里的雪茄也咬破了。
而陈赓则忍不住哈哈大笑,觉得那天特开心特痛快。
回到家里,蒋介石又安排手下去说服陈赓,并封官许愿,只要陈赓肯归降他蒋某人,国军系列的部队随便他挑选,那支部队都可以由他指挥,而且立刻授予中将司令官。
这些都被陈赓一口回绝了。陈赓说,我陈赓当不了你荣华富贵的官,只能当红军的穷官!

蒋介石被拒绝,气得咬牙切齿,连连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娘希匹的气死我了!这个陈赓,中毒太深,我要枪毙他,一定枪毙他!
这个时候秘书侍卫官悄悄地过来说,委座,您的电话,是宋先生来的电话。
蒋介石说,那个宋先生?
侍卫官说,是、是国母宋先生。
蒋介石不耐烦地挥挥手,说,你去回复,就说我不在,下去巡视部队了。不,还是我去吧。
在电话里,宋庆龄口气委婉但语意坚决地说,无论如何,你都不能伤害陈赓。否则啊,蒋先生你想想,你这个委员长怎么面对天下人?人家会说你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不放过。还有,你这个黄埔的校长怎么面对自己的学生?蒋先生你是个聪明人。
蒋介石愣住那里,连宋庆龄后面的话都没有听得太清楚,甚至不知道这位民国第一女性是什么时候放下的电话。
这边还没有理清楚,那边侍卫官秘书又送来了让他火冒三丈的消息,说是又有几个在军中担任高官的黄埔生在担保陈赓。除了最早担保也是态度最坚决的5名黄埔生:胡宗南、黄维、宋希廉、胡琏还有熊绶春,现在又有杜聿明、郑洞国、邓文仪、郑作文、李仙洲等黄埔学生,甚至还有黄埔的老师张治中、钱大钧等也参与了。联名作保的一共有32位国军中的重要将领了。

蒋介石看着名单,倒噎了一口气,这些人可是维系他权利大厦的栋梁和根基啊。如果违了他们心愿那是会引起众怒的。
蒋介石真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后悔把陈赓解来南昌了,现在这个人变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杀又杀不得,放又放不得,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他老蒋扪心自问,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是不忍心要了这个昔日学生爱将兼救命恩人的命的。他也不愿意让天下人指着他蒋某人的背说,这是一个禽兽不如的忘恩负义之徒。
否则,他也不会在得知陈赓被俘的第一时间就给上海的警备司令部发去了手令:“查,陈赓乃余昔之门生,勇冠三军,北伐中卓著劳绩。姑念年轻失足,误入迷途。宜加珍惜恕容,多予照拂,促其憣悟。”
蒋介石对陈赓的复杂心情和矛盾态度,善于揣度他内心的那些心腹将领们也不是不知道,尤其是他身边的那些人,更是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生怕拂了他的本意。
一日,蒋介石站在凉台凭栏远眺,侍从秘书邓文仪进来,将他的已经凉了的白开水换成了一杯温热的,见老蒋凝神沉思,便拿来了黑色大氅,说,校长,外面风大,披上吧。
蒋介石晃了晃手指,拒绝了。邓文仪不敢造次,捧着大氅悄然退下。却被老蒋叫住了。
老蒋说,邓秘书,你的意见呢?
邓文仪知道老蒋的意思是征求他关于处理陈赓的意见,而且每次称呼他职务的时候都是有公事要问,平时都是称呼他“雪冰”(邓文仪的字)。但他必须装糊涂,就说,校长,您的意思是——
老蒋说,你是知道我意思的。就是你的那位老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邓文仪何等聪明之人,他早就猜透了老蒋的心思,不想做恶人,也不想轻轻松松就把陈赓放了,这样会便宜了共产党,也会让国民党的人说他没有原则。
他装模作样地想了一阵,还苦着脸挠了挠头,试探着说,这件事学生也说不好,但已然被公众关注,那就兹事体大了。学生确实不忍心校长为这样一件事劳神费心。因为校长还有许多党国的大事要务需要考虑和领导。如果一定要学生说,那就不如就让部门或者弟子们去处理吧?
老蒋眉头动了一下,说,嗯,接着说,你认为谁来处理这件事比较好?
邓文仪说,学生觉得,是否可以让36师师长宋希廉来处理这件事?他虽然与陈赓在黄埔时关系不错,但他对校长忠心耿耿,在江西和福建与红军作战也是卓有成就的。
老蒋沉吟了一下,觉得邓文仪的想法很好。宋希廉在闽西剿共时对红军确实是够狠的,就说,那就交给宋希廉来处理吧。
邓文仪抑制着内心的喜悦,故意迟疑了一下,轻声说,是。那学生就给宋师长打电话了。
老蒋挥了挥手,邓文仪赶紧快步退了出去。

邓文仪(1905--1998),字雪冰,湖南醴陵人,毕业于黄埔一期。曾与陈赓等一同跟随老蒋参加了东征陈炯明的战争并负过伤。
1928年任蒋介石侍从秘书,第三战区中将政治部主任、成都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执委等职。
与贺衷寒等组建蓝衣社,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与胡宗南、贺衷寒和戴笠等同为老蒋最信任的亲信人员。
他曾担任老蒋的侍从室主任,任何人想见老蒋都得通过他,权利大得惊人,在“党国”高官的圈子里炙手可热。
但邓文仪曾因为南昌机场飞机被烧事件(日本特务所为)和西安事变发生后附和何应钦轰炸西安的主张而备受老蒋冷落。
撤退至台后任“内务部”政务次长。主张和平统一台湾。晚年积极筹备建立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并亲自担任会长。1990年秘密访问大陆,先后与邓小平、徐向前和江泽民等中共中央领导会面,洽谈甚欢。
邓文仪给老蒋出了这个主意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是摸透了这位独裁大佬的心思。而且,如果是宋希廉来处理这件事,那陈赓生还的几率起码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年纪轻轻的就命丧黄泉。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