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18日,有幸得到孟国泰先生“三标课堂”的指导,我深有感悟,对“三标课堂之道”有了初步认识,浅谈如下:
十几岁的孩子生性活泼好动,一节课40分钟,有的孩子能一直跟着老师的节奏,而有的孩子坚持十多分钟就开始进行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种情况是普遍现象,并非个例,这是个体的性格差异、学生自制能力的强弱所导致的。
对此,我认为“三标课堂”就真正做到了根据低年龄段孩子们的性格特征来进行,“三标课堂”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不会为获取高分而揠苗助长,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填鸭式教学,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

“三标课堂”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积极表达想法、进行学生的自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反思能力。不会用老师的一厢情愿来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会努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健康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都有自己的发展需求,“三标课堂”以学生的个性出发,绝不采取复制粘贴的教育模式,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有差异的教育方式,发掘不同个体的潜能,发挥不同个体的优势,来促进不同个体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三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会用统一的标准评判学生,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人人都有自已的个性。“三标课堂”包容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在课下逐渐完善自己的个性,要把不同的人培养成有自己个性的完整个体。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更何况学生的知识发展还不够全面,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表述错误是正常情况。“三标课堂”包容学生的错误,不会因为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全面而对其进行语言攻击甚至进行肉体上的处罚。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各有差异,这是现实情况,人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得到关注和关爱。孩子应该被鼓励、被认可,否则课堂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那就成了没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更不能谈及课堂效率。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夸奖学生的主动性,赏识学生的每一个步伐,这是老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又一个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快乐幸福的人和未来社会所需之人,所以教育要着眼个体,关注未来。教育要与时俱进,教育者应该学会以优秀的教学方式,用新模式新思维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教会学生主动适应未来社会,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白杰莲(宣威六中麒麟分校帅亚高中教师)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