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烦人的挂名“校对”

在教育战线上拼搏了三十多个春秋的艾豪文老师,退休后不让一日闲过,小日子过得那真是有滋有味。艾豪文老师敬畏文字,对文字研究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我们这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有的人知道艾豪文老师痴迷文字,想出本文集,都让他校对。艾豪文老师深知文友对他的信任,不管是精短文集,还是长篇巨著,他都乐意接之。他放下手中的其它爱好,坐着窝子,静下心来,甚至废寝忘食,认真仔细地一页页地翻,一句句地看,一字字地审,发现差错就用红笔作出标记。凡经过他校对过的文章,准确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再说文友习文志,退休后,闲来无事,就将以前写的文章,有在报刊上发表过的,也有没发表的300多篇60多万字,整理并为即将出版的文集命名为《流逝的岁月》。为了使文集更加规范,更有声誉,更加庄重,更吸人眼球,习文志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没和别人商量,凭自己的想像,将要好的朋友都给予了“官衔”,从上至下,精心设计后,写在封底上:顾问:达文仁,主编:习文志,编委:秦读福、艾受常等几人。习文志深知艾豪文老师文字功底深,声誉远扬,大多出书者都印着他的校对。习文志也没征求艾豪文老师的意见,更没让他校对,便写上了:校对:艾豪文。就这样,《流逝的岁月》也没买书号就让一家个体印刷厂急忙火速地出版了。一天早饭后,天气晴朗,凉风习习。习文志兴高采烈,满面春风的手拎两本刚出版的《流逝的岁月》,并在书的扉页上恭恭敬敬地写下了赠予艾豪文老师惠存的字样,向艾豪文老师家走去,想给他一个天大的出其不意的惊喜!习文志向艾豪文老师说明来意后,艾豪文老师很高兴地接待了他,艾豪文老师接过文集,戴上老花镜,认真细致地翻阅了一会,发现文中有不少错别字,有些失望,便皱起了眉头,严肃地对习文志说:“你这本文集装潢设计得很好,不过文中的错别字太多,缺乏认真地校对。我刚一看就发现了几个。要知道,出一本书很不容易,而且关系到流传于子孙后代,尽量不要让人读后说闲话!”说着,用手指着几个印错的字让习文志看。习文志看后,只好点头默认。接着,艾豪文老师又说:“我看封底上还印着我的校对,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不过,你只是给我挂了个‘官衔’,并没有叫我校对,这就毁了我的名誉。这两本书你已赠送予我,我就留下了!但愿你再赠送别人书的时候,将校对和我的名字一并涂掉,再赠给别人!”习文志听后,顿时,脸色绯红,尴尬十分,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本想给艾豪文老师一个惊喜,却碰了一鼻子灰。艾豪文老师望着习文志离去的背影,脸色阴沉,心里五味杂陈。第二天一大早,习文志手拎两瓶“今世缘”名酒和一斤茗茶,满怀信心地又来到艾豪文老师家里。艾豪文老师客气地说:“来就来呗,买东西就有些见外了!”习文志落座后,诚恳地对艾豪文老师像有检讨似地说:“艾老师,挂您的大名,没叫您校对,结果出了这么多差错,是我做得不对,我想请您牺牲几天的休息时间,对我新出版的《流逝的岁月》全面仔细地阅读一遍,将书中的差错全都标志出来,我再到印刷厂印600百张‘勘误’,这样再赠送亲戚朋友书时,每本书里夹上一张,以示纠错,您看行吗!”艾老师听罢此言,很高兴地答应了他。并笑哈哈地对习文志说:“今天,我也没大事,你拿来了好酒,我要四个菜,咱兄弟俩好好喝两盅!五天过后,300多页60多万字的《流逝的岁月》,艾老师通过精心阅读,在全书中找出差错47个。习文志接到校正后的书时,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按照艾老师找出的差错,并按先后页码又到印刷厂打印了600张的单页“勘误”,每送给别人书时,都夹进一张,这才了却了习文志的心愿。

秦家安,常用笔名秦泰。号文山闲人。1946年10月出生,山东省滕州市人。大专文化,中学退休教师。在执教期间,喜欢”舞文弄墨”,常有小稿见诸各级报刊。2003年内退后,又重操旧业,笔耕不辍,投入社会活动,书写自己感悟。先后出版了《笔乐》、《贤趣》,又重新再版了《博览》。2016年5月,又出版了《情系晚霞》一书。现《辉映夕阳》已出版发行。决心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笔耕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