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畅全喜
七律:蒲剧梅花奖得主王艺华
天神栽就戏园花,
名震京城誉万家。
慈父温馨初步迈,
恩师严厉内功发。
炎炎夏日嗓音亮,
冽冽寒风大顶拿。
台下十年磨炼苦,
剧中一世众口夸!
王艺华(1957年一),山西省万荣县裴庄乡集贤村人。
王艺华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民间艺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的唢呐功,吹起来犹如“天籁传妙音,百鸟鸣山林”。父母给了他一副好身架、好嗓子、好牌面。他小时候就是学校宣传队骨干。
不久,他考入稷山县蒲剧团,从此开始了蒲剧艺术的演艺生涯。师傅的严格要求,训练的痛苦经历,让他一度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父亲及时给他讲了阎逢春,王秀兰等老一辈名家的演艺历程,使他重新树立了刻苦训练,争当名角的信心。功夫不负苦心人,很短时间,他就取得了别人一两年才能取得的成绩。老团长都称赞他是“剧团成立18年来,都没有见过的练功速度。
15岁时,他就成为名噪稷山县的小明星。
18岁时,他考入运城地区蒲剧团,受到蒲剧泰斗阎逢春的夸奖。在“地蒲”人才荟萃之地,他更加刻苦练功。冬天大雪,他刨开积雪拿大顶;炎炎夏日,擦汗毛巾都能拧出水来。他硬是凭着这股狠劲,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他在地区戏剧调演时,捧回了青年演员一等奖。
上世纪80年代,他在蒲剧“黄鹤楼”演出后,夺得山西省蒲剧青年演员杏花奖大赛唱腔男声第一名。后来,在北京、西安、四川及秦晋豫金三角区域广大城市和乡村演出,观众场场爆满,掌声如潮,多次谢幕仍不让走。戏剧专家更是赞扬他:“演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蒲剧艺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在蒲剧“周仁献嫂”剧目中,把帽翅功练到了极致,演出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艺华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梅花奖得主、运城市蒲剧团团长。他不仅演技高超,而且道德高尚。不论到城市或农村演出,他都一样卖力。他说:“我是农民的孩子,我要更好的演出,报答父老乡亲”。
1993年,他在北京举办个人专场演出,连演《黄鹤楼》、《周仁回府》、和《寇老西升堂》三回折子戏。以扮相英俊,感情真挚,声情并茂而倾倒首都观众,受到多位戏剧专家的高度肯定。
1994年5月,在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时赫然名列前5名。
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