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续)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这种人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的,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次作乱,这种人不曾有过。讲道德有地位的人专心致力於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隨之产生出来。孝弟,这两种品德,就是“仁”的基础,做人的根本吧!
简评:本章讲孔子提倡“孝弟”及其意义,讲“孝弟”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
本章的“弟”,通“悌”,假借字;古书里的“仁”“人”多混用,所以“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的名称,是做“人”的基础(根本);“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句的倒装形式。古代句法有这样的规律:文言否定句,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本句中“未”是否定词,“之”是代词宾语,代“其,即这种人”,故“之”放在动词“有”之前;“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诸位朋友,讲“孝悌”者,多的是!(隔日一节,王贞民)
责任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