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生命的脊梁
作者 王广平
大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自我的家庭、亲情、爱情,特别是当我们进入中老年时候,更希望夫妻相伴走完人生之路。可是,执子携手的路上,总有人力不从心,戛然止步。我的同事李爱莲老师深爱自己的丈夫,夫妻恩爱几十年,不幸的是,丈夫杨俊主于2003年突然脑梗导致中风偏瘫卧榻在床。

李爱莲老师拼尽全力,用全身心的爱,细心呵护和精心照料,相扶走了十年又十年。由于病得太久,丈夫于2022年4月14日清晨6点18分安然在妻子怀里闭上了眼睛。

杨俊主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尖兵,1959年入伍,驻扎湖南省株洲市,担任中转站的站长,肩负部队军用枪支炮弹的中转任务。李爱莲老师是经过朋友介绍,与老杨相识、结婚。婚后夫妻俩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部队的军事化生活,让李老师更加了解丈夫具有舍生忘死、不屈不挠的工作精神。黎明破晓出了门,夜幕降临才进家,脱下军装,露出被擦伤通红的皮肤,双手布满老茧和血丝。“痛吗”“不痛,睡一觉休息休息就会好了”,丈夫回答说,妻子眼眶红了,回想起与眼前这个男人第一次约会,她被他那英姿飒爽军人的气质而情窦初开,那只是少女最原始的情感,如今,她的心告诫自己:丈夫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这个男人才是心目中真正的伟丈夫。

1981年,老杨转业回地方,分配到岳阳造纸厂,担任纪检书记。妻子就本厂子弟学校(岳纸学校)教书。老杨在地方工作时总是不忘初心,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实事求是,秉公办事。回到家里,老杨从不对妻儿发火,也不说一句重话。妻子教学工作责任心重又繁忙,既当班主任,又任教毕业班数学,再兼年级教研组长,回到家有时话都说不出来,老杨一进门总是乐呵呵给妻子泡上一杯菊花茶,主动包揽所有家务活。在老杨支持下,妻子连续16年担任年级教研组长,本班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成绩多次在岳阳市厂矿学校排名名列前茅。他总是说:“老婆是要用心呵护的!”可见老杨内心也深爱着妻子。夫妻朝夕相处日子里,爱就像一颗种子,在他们脚下扎下了根。
可命运总是爱开玩笑,夫妻俩人临近退休,共享晚年的时候,老杨突然倒下,脑梗导致中风偏瘫,这对于家庭、妻子、儿女都是沉重的打击。李老师奔波各大医院,寻找最好的医生,上网查找治疗最佳方案,都不能诊治老杨的偏瘫。医院两次下了病危通知单,并通知家属将病人接回家,医生表示已经无能为力。李老师望着蜷缩病床上可怜兮兮的老伴,情不自禁失声痛哭,一边哭一边暗自发誓,我要把丈夫带回家,用自己的余生全力以赴照料他的后半生。
对于一个没有生命行为能力的人,白天黑夜为他接屎接尿,怕久卧生褥疮引起全身溃烂,天天需要清洗全身更换衣服;一日三餐按三岁儿童配营养餐(病人完全丧失咀嚼能力)并且要一口口喂到病人口中;为了增强病人体能,四肢肌肉的恢复,每天要做数次肢体推拿按摩;对于常人来说,或许一日一月一年,可能容易做到,那么十年、二十年,谈何容易?但是,李老师做到了,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让病人每天都有质量生活,不是无知的人口中的调侃:“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有一次,岳纸医院龚院长上门复查,一进门将老杨被子掀开,床上一点气味都没有,再把老杨身子翻来,用手从肩背一臀部一腿根一抹而过,皮肤光滑,龚院长兴奋对女主人说:“我从医几十年,很少见长期卧床的病人这么干净,李老师,您是怎么做到的?” “照顾皮肤没有感知的病人,特别要细心,气温比较凉和冷时,就用高于体温20度热水,用毛巾沾满热水,擦洗全身,再用干毛巾擦干水分,打上爽身粉。气温20度以上,每天淋浴洗澡”。“您一个人是怎么挪得动呢?”“我是双手搂住他的腰部一点点向厕所移动,让他坐在凳子,一只手扶住他,一只手给他洗澡。”龚院长伸出拇指:“李老师,您真了不起!”

多年来,尽管李老师无微不至照顾,老杨的病情并没有实质性好转,有着军人特质的老杨也有过情绪上波动,天天蜷缩6尺长床榻上,外面世界无法看到,天晴时,只看见窗户透入一缕缕的阳光,下大雨时,只看见落在窗户上的雨滴,刮大风时,只听见门窗被掀得砰砰响的声音,心情也随之变得忧伤、焦虑、狂躁。有时给他擦洗不耐烦,喂饭不吞咽。此刻,妻子没有生气,她能够理解丈夫的心情。晚上入睡前,李老师拉着老杨的手,语重心长说:“您戎马一生,峥嵘岁月里留下您抛洒汗水的痕迹,您在部队里独挡一面,赢得首长的信任,为部队争得了荣誉,立下了战功。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没有浪费青春”。老杨眼圈红了,抿住嘴,咽回一口口上涌的感动。从那天起,老杨不再抵触,脸上有了笑靥。李老师出门买菜,先在老杨额头亲一下,向他道个小别,进门回来“老公,我回来了!”老杨嘴角微微上扬,满是欢喜。
一个中秋的夜晚,吃完团圆饭,待儿孙们散去,李老师打开电视机,挨着老公一起赏月。一轮杏黄色的满月,伴随一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典音乐,从山背冉冉升起,是那么壮观和神奇。音乐、文字、图像的交替、互动、递进,最能牵动人心底的柔情。李老师情不自禁对老公说:“您虽然生病卧床,但您仍然是撑起这个家的一片天,有您在家就有温度,就有力量和依靠。我需要您的陪伴,孩子们需要您,您不能自私,您要坚强活着。”老杨点点头,嘴巴颤抖,发出咿呀声音,眼角淌出泪珠。他仿佛向妻子诠释说:我是丈夫,又是父亲,我同样肩负家庭责任。尽管我的肢体已经不能为这个家做点什么,这是我的短板,但是,我骨子里军人的精神和斗志并没有荡然无存,我一定会好好活着。李老师领悟到了,感动得潸然泪下,这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中秋。
有一天,李老师采风回来路过服装店窗口,看见一顶纯白色镶着花边公主帽,买了下来。店老板又向她推荐一款白色连衣裙,很喜欢却价格太贵,1400元,实在舍不得。回家后,戴上这顶公主帽在老公面前秀美,老杨眼睛直溜溜泛光。李老师又告诉他,有一条配套白色连衣裙要1400元,太贵没买,老杨立马依呀依呀说了一气,李老师当时没有理会,一味高兴老公变了,对美有了感触了,他心里的那团火开始燃烧了。
李老师不仅自己心中有爱,并且将爱的能量传递给一双儿女。当初儿子与儿媳王芳谈恋爱,未领结婚证,竟然没料到王芳患上三级肺结核,这给他们的恋情蒙上了一道阴影。儿子婚姻大事,牵动了母亲的心。李老师决定抛开市俗偏见,告诫儿子:“既然你们相爱了,就要坚守,不能放弃。我将家里仅存装修新房1万元拿给王芳治病”。李老师带着王芳上医院治疗,医生看完报告单立刻将椅子移出三尺远,这个不经意举动,真让人尴尬和难受。李老师拍着王芳肩膀:“我们一定要把病治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病好了,王芳成了儿媳。权衡利弊的人是不会有脱俗的抉择,只属于有格局的人敢于挑战。
儿媳王芳给公公打针
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好人有好报”。多年来,王芳一直帮衬婆婆照顾公公。每年学校单位组织活动,老年大学文学班和文学协会采风,李老师扛着摄像机跟场,白天全由王芳照料。有时公公不小心屎尿弄了一床,王芳不嫌弃,将公公身上衣服和床单换干净,还把公公身上污迹清洗干净。平日公公打吊针换药都由她负责。公公临终前,脸色苍白,呼吸困难,王芳赶紧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李老师深有感触对我说:“我很感激儿媳,我对自己的父亲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她做到了”。我感慨地说:“您对她的好,感动了她,她心中有了爱,所以对您和家人同样会好的,渡人,也是渡己”。
或许我们局外人都无法感受李老师及家人二十年来与病魔抗衡的日子,几次在老年大学文学班采风现场看见李老师拍摄时,右手不停颤抖,我心里充满对她的敬意,当我从老师朋友圈发出视频看到李老师用颤抖手给老公一口一口喂饭,却流出眼泪。二十年的不离不弃;二十年竭尽全力;二十年的矢志与忠心; 人的一生有几个二十年?我写这篇文章前问过李老师一个问题:“二十年来,您周而复始全身心付出时,是什么样的感觉?”李老师回答:“我感觉自己很幸福,如果有一天没有照顾好,有一件事没有做完做好,我就会感到不安。”这个回答太让我感动(笔下文字也蘸着我的泪水)。著名作家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可是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是的,李老师可贵之处,将磨难当成一块垫脚石,不幸与幸福,对于她的世界是可以转换,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她最大的愉悦是托起病入膏肓的家人,把自己的智慧和情感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刻。这就是爱的伟大力量,让家人躲避了凄风苦雨。
命运将相伴相爱两人阴阳相隔,是何等残酷。让活着的人往后的日子恍惚如梦。夜深人静时候,李老师夜不能寐,曾经的岁月已刻成记忆的光碟,时常萦绕脑海里循环回放。有一天,脑海里一个画面突然闪过:我戴着一顶公主帽,跟老杨提起那条白色连衣裙情景,一下子提醒我,老杨那天依呀依呀说了一气,是让我买下来,第二天,我赶紧到商场买回这条裙子,不要让他有遗憾。

“逝者如斯夫”,转眼是老杨离开百天的日子。李老师很高兴穿上这条漂亮白色连衣裙,戴上这顶白色公主帽,气质优雅而美丽。出门到花店买了一枝玫瑰花来到布满绿色荷叶池塘边,多想和思念的人在此相会。她有千言万语只想和他说!她将手中玫瑰放入水中,祈祷将自己思念和祝福捎给他。她相信:他们一世情缘未了,老杨在天上某个角落会窥探到,人间有一只白色蝴蝶,在青山绿水的花丛中翩翩起舞,一个转身,那是我对他的顾盼和眷恋,一个回眸,那是刻在我心上爱的永恒。

作者王广平,退休教师。喜爱文学,陶冶自己的情操。闲暇时间写散文、小诗,充实自己的文化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