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小说)
文/刘正双(湖北)
“咚,咚咚。咚,咚咚咚……”,清脆的敲门声把老三从梦中吵醒。
习惯了午睡自然醒的老三虽然有些恼火,但作为多年的领导,这点涵养还是有的。他趿拉着拖鞋,揉着惺松的睡眼,打开了房门。
“娘,你怎么来了?”看到来人,老三有些吃惊。
七月,骄阳似火,烘烤着大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全被晒得没有脾气,无精打采。夏蝉也躲到荫凉处,偃旗息鼓。天,处在桑拿中。
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七十多岁的老娘顶着烈日来了。
“三儿哪,我想大孙子了,来看看他,顺便给你们带点家乡新鲜土特产,绿豆呀,红薯呀……”老人一边解释,一边给老三翻看带来的土特产。
“娘,不是给你说过吗?别带这些东西来,楼下的超市啥都有……”老三显然有些不耐烦。
老人的心有些一紧。
“我晓得。自家产的,没施化肥打农药,绿色着呢”,老人看儿子有些不愉快,辩解道。
“拿回吧,下次别拿来了,我还在午休,下午上班呢”,儿子下了逐客令,回头往屋内瞅了一眼,还好,媳妇秋云还没有起床。
“那,那……”老人嚅嗫道。
“还有事?”老三问。
“三儿呀,是这么回事,前天你爹下地干活,地湿路滑,不小心摔了一跤,现在还在医院躺着呢,家里的钱不够,你看,你看……,能不能先借点。”老人迟疑半晌,说道。
“大哥大姐他们呢?”一听说钱,老三便更不耐烦。家里的财政大权在媳妇手里握着,他每月的零花钱还是媳妇法外开恩赏赐的。
“老大说去年盖新房,手里还亏空,你大姐有两孩上大学,也没多余的”。老人解释道。
老三没再说什么,转身进屋去,又一转眼出来。
“娘,家里也没多的,这几百块先用着吧”老三递给老人一小沓钱。这是他从零花钱里抠出来的。
俗话说,一个老能养十个小,十个小养不活一个老。看着到手的几百块钱,老人轻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蹒跚着走了。
“老三,刚才和谁说话?”媳妇秋云从卧室走了出来,边拢着头发边问。
“咱娘”老三应道。随即这么的这么的,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复述一遍。
“你这人,咋这样?”听老三说完,秋云的凤眼就瞪起来了。
老三有些张惶,在强势的秋云面前,他永远矮那么一头。
“几百块而己,去年你弟盖房,还借三万,现在还没还呢?”老三这次还顶上了,说起了硬气话。
“我爹摔了,娘找我借钱,作为儿子的,这样做有错吗”
“你呀,你这人,叫我说你啥好”秋云边说,手便习惯性地往老三头上指去,老三偏头躲过。
秋云瞪着老三,有些生气。
“老三呀,我们也是作父母的,前院水后院流,你咋做儿咋做。”秋云提高了声音。
老三彻底懵圈,不认识似的瞅着秋云。
“老三呀,你说我平时管你管的紧,为啥?你心里会没数?和那帮狐朋狗友三天两头的吆五喝六,喝的鸡鸭不认得,该管吗?洗个脚还按摩,作为领导不注重形象,我管的有错吗?”秋云数落道。
老三不吭声,输理了。
“老三呀,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父母恩。爹娘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养我们大,容易吗?现在他们老了,干不动了,作儿女的不该管他们?父母养我们小,我们管父母老。这是作儿女该尽的义务,该尽的孝心。大哥大姐家确实有困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多帮点又咋的?还说借,你愧不愧?小时问父母要钱,就那么的心安理得?那也算借的吗?一辈子还的清吗?”秋云一连串的反问,让老三哑口无言,惭愧之极。真应了那句老话,好儿不如好儿媳啊!
秋云转身进了屋,又拿出一大沓钱。
“记住,老三,在父母面前,永远有报不完的恩,尽不完的孝。百善孝为先。不是没辙,娘也不会大热天找你,作儿女的有些失责呀”秋云有些激动。
“去,把这几万块给娘送去,看病要紧”
老三瞅着秋云,上下审视。
“快追去呀,娘一会走远了,告诉娘,下班我们去看他们”
老三感激地瞅了秋云一眼,快步追下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