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幅画卷‖段春廷原创 评论家王罡老师赏析
《天净沙◎山村》
作者/段春廷(湖南)
严河十里莲花。竹林三户人家。扑面无邪一娃。浊醅棚下。皓空庭院藤茶。

【赏析】
评论家 王罡
山村风貌,茶农生活;人物居中,完美呈现
——试析本词 联句和构图的艺术手法
前两句,声调平仄相粘,意义工整正对;诗意上勾勒出一幅只有星星点点几户人家、莲花竹林相互映衬、视野辽阔、风景独特的巨幅画卷的轮廓或概貌。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第一句写“严河”的自然风貌,浓墨重彩之笔是“十里”“莲花”,极言莲花之多。诗人有阅历,有生活,河名“严河”,不是“沿河”,并非虚构。第二句移步换景,写上手河岸上的“竹林”,片片竹林中间“藏”着三户人家,“三户”并非实数,意思是“没有几户”,极言其少。这两句中的“物象”“莲花”和“竹林”,都是高洁美好人品的象征。大背景或远景有了。第三句“主人公”出场,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山村小女孩儿。“扑面”一词用得极好,这小女孩儿象“清风”一样“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清爽怡人”的感觉,这小女孩儿心无旁骛,蹦蹦跳跳,与远方来的客人正好撞了个满怀,下面当然是欢声笑语,嘘寒问暖,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戏谑问答,从而自然引出下一句的劳动场所,也指明了小女孩儿居所和劳动场所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三句既是一个过渡句,又是一个主旨句。说是过渡句,因为它联结了“大环境”和“小环境”,使全词结构谨严紧密;说是主旨句,因为它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使全词的构图有了“中心”,有了“人文情怀”和“诗意情趣”。第四句是作为“近景”的劳动场所,这儿可能是一个炮制“浊醅”的地方。“浊醅”为引典,语出元代马钰的《忆王孙》,足见“浊醅”是一种名茶。“棚”是“绿色”天然的植物顶棚,不是塑料大棚,棚顶不是遮天蔽日,密不透风,而是稀稀拉拉,清天朗日清晰可见。最后一句即第五句,是对第四句的诠释、补充和具象化。“棚下”其实是一“庭院”,有别于平川和市里的“庭院风格”,四围满是“藤茶”,“爬山虎”“牵牛花”之类的花花草草争先恐后地往上爬,直爬到能给庭院的主人带来条条点点的荫蔽和丝丝缕缕的阴凉。抬头远望,浩渺的天空,洁净如洗,不管是不是秋季,总给人秋高气爽的感觉。
《原创首发》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柳柳
编辑监制:对影成三人 半醉半醒

【作者简介】网名:老王。原名:王罡。笔名:王子扬。山西大同人氏。1953年出生,红旗下长大。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讲台生涯混迹于小学到大学、学生到教师到党政干部、学校到家庭到社会之间,同时进行社会科学某个领域的研究,目前仅有的一点成就就是培养出几个来华留学研究生。现已退休,但仍在担任编外导师,指导并修改专业学术论文。文学本行多有作品,散见于各种媒体。涉猎宽泛,政史为重;交游广阔,诗友为上。诗情钟衷定笃,终生不悔。近几年多有结合诗评的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面世。繁荣诗歌创作是毕生追求的梦想。
诗评特色:作评相映,务使读者看懂受益;诗有激情,诗评必如影随形,风格上保持一致;运思行笔、文字呈现,多有二次创作的倾向和风貌。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赵仁娟。爱好朗诵,想用朗诵向您传达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感谢您支持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