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逮耗子,遭罚;那本该逮鼠的猫呢?
——有感于李思侠举报家乡污染而身陷囹圄
文/董惠安
近来陕西一件沸沸扬扬的讯息是陕西某国企女工程师李思侠因为替乡亲举报家乡污染问题而被羁押判刑,却又反转为平反、申请国家赔偿的事。2018年9月17日,李思侠无端获得“涉嫌寻衅滋事罪”在西安家中被安康市石泉县警方带走,并被冠以“当地首起涉恶势力头目”的帽子。不过这顶帽子仅戴了21个月,就被安康市中级法院摘了下来,很快改判无罪,申请的国家赔偿已被当地法院受理。
看来大快人心,而我徒生悲凉,感觉李思侠就是“狗带耗子——多管闲事”。按理说,这位已经年近花甲的女工程师,本在西安定居多年,退休生活算是稳定优渥,可她放着城市里平静的日子不过,偏要仗义行侠,和乡亲们一起为家乡环境保护奔忙,不慎卷入民生与地方利益集团的矛盾纷争旋涡。我想问问李思侠,你的工作职责中有无捉“破坏地方生态环境”之“老鼠”这一项?你的举报呼吁行为算不算“越俎代庖”?你不计后果的“侠义之举”置当地的环保、司法、行政等职能之“猫”脸面于何地?换句话说,你不是抢了他们风头吗?或者说,你是不是要断当地官员的财路?
说来这事也怪当地百姓。生态环境的“鼠患”严重,你们不去求助于当地职能部门的“猫”,却舍近求远地跑到西安来找李思侠,让她干“狗逮耗子”的事,最终把她送进了大牢,还顶了一个“当地首起涉恶势力头目”的帽子,这不是成心害她吗?

当然,迟到了21个月的正义,最终还是赶来了。这个“迟到的正义”向世人庄严宣告:在这起案件中,“狗逮耗子”虽是个笑话,但不违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众多的法律专家的论辩、法官律师之间的唇枪舌剑般的交锋,终于得出一个类似于“地球还是在围绕太阳转”的科学结论,还李思侠一个清白,称得上大快人心!
然而我有一个沉重的疑问:在这起“狗逮耗子是否合法”审判中,专司逮鼠之职的“猫”们哪里去了?据媒体报道,当地深受采石场破坏环境之苦的村民还是拿到了一些补偿款,无证经营的石料加工场也停过一阵子。说明“逮鼠之猫”曾经履行了“逮鼠”职责。可是在十年时间里,石料厂开工是常态,“猫不逮鼠”是常态,环境破环愈演愈烈,苦不堪言的村民求告无门,这才有了舍近求远、“求狗逮鼠”,把李思侠拖入矛盾旋涡的不幸事件的发生。那么这些年本该逮鼠的“猫”都咋了?我猜想有这么几种状态——
一是“猫”病了。整天面对破坏环境的乱象,久闻其臭而不觉臭,其灵敏的视觉听觉全部失灵了。明明是无证采石,道路在超负荷车辆的重压下损坏严重,石渣覆盖耕地,就是视而不见;老百姓的怨声求救声充耳不闻。二是“猫”懒了。起初也是尽职尽责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老鼠”自有上下疏通的能耐,大“猫”不发话,小“猫”干叫没用。久而久之,也就躺平了。三是猫“精”了。能选择性“逮鼠”,逮小鼠放大鼠、真逮鼠假逮鼠、高举起轻放下等等套路把握拿捏得非常熟练到位。因而所谓的环境执法总有雷声却不见下雨。四是“猫鼠一家”了。猫本是老鼠的天敌。但在钱能通神的年月,老鼠有的是“化猫为友”的本事,猫也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不定鼠猫暗通款曲,利益共享了,这方面就不多说了。
人说“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如今不逮老鼠的猫多了起来,他们不仅自己不逮老鼠,甚至还要阻挠狗逮老鼠,这问题就严重了。我还要提醒读者朋友们一句,别以为不逮老鼠的猫在人面前都变得宠物般的温顺可爱了,他们凶狠的一面潜藏着,形势一变,他们转眼间会变成老虎狮子。在利益的驱使诱惑下,他们往往会按照资本的意志凶猛地扑向“敌人”,狠狠地撕咬几块肉下来。李思侠能被带走并被扣上“当地首起涉恶势力头目”的帽子,就是典型的例证。
看看当地司法之“猫”们,对待当地破坏环境的“鼠”可算是“春天般的温暖”,一副菩萨心肠。而对李思侠这样的维护环境的“多事”者,则是“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同时,你看看他们到李工程师家中抓人是何等的雷厉风行!给其戴“涉恶势力头目”的帽子,何其驾轻就熟!这是什么猫?是薛定谔的猫吗?这是一支权为民所用、法为民所执的队伍吗?咋看就像一支非法采石场的护场队呢?
有媒体说,李思侠被改判无罪,应当成为这一旷日持久的维权事件得到根本解决的契机,期待上级监管部门尽快介入,严查当地执法部门、环保部门及涉事企业,如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守护村民心中的绿水青山,守护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也有网友建议有关部门启动追责,搞清楚李思侠冤案的来龙去脉,看看枉法者的庐山真面,打碎这起冤案后面的官商勾结的利益链条。这当然要看有关部门的决心了。而我觉得,更有意义的应当是针对此案的追悔和反思。
说真的,看到李思侠工程师平反、申请国家赔偿的新闻,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倒生出一种耻辱感,作为一个陕西人的耻辱感。已经到了21世纪,法律常识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还能发生这种“不问鼠猫”反要“严惩逮鼠之狗”的荒唐事,让三秦父老情以何堪?我想喊话石泉的“猫”,你们应当唤醒伟大的耻辱感。感知到把为家乡环境鼓与呼的女工程师送进石泉大牢是石泉的“县耻”。摸着心口想想吧,让国企工程师去冲上家乡环保第一线,并为之深陷冤狱,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而让承担环保职责的“猫”不捉鼠甚至“鼠猫一窝”,更是国家和民族的耻辱。我想问问石泉县的公安司法人员,你们随意给李思侠扣上“涉恶势力头目”帽子的法律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如果对国家法律知之甚少或者理解有误,可以请法律专家补补课,不要再当新时代法盲了!如果你们对此案情有反思有追悔,认识到自己错了,那就是你们个人司法人生的一大进步,也是陕西司法实践的一大进步。陕西拥有着一所在西北地区享有盛名的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高等学府,我想喊话这所高校的教授专家,看看石泉县司法部门有无你校的学生,如果是你校的毕业生参与了李思侠冤案的制造,请你们好好批评教育你们的学生,并做出深刻反省,力争在今后多多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才,而不是徇私枉法者或乱判“葫芦案”的“葫芦僧”。同时建议你们可以将这起“狗逮耗子惹官司”的案情入编教学案例,让未来的学生不再引以为戒。我希望的是,通过这件事,石泉各界知耻而后勇,让工程师去回归专业搞科技,让“猫”司“逮鼠”之职,让山民安享自然之美,这才能使得这起案件的反转更有启示意义。
啰嗦一句,我不是教育家,也没有忠告石泉各界的权利和职责。这也算是一种“狗逮耗子”。欢迎嘲讽,也希望制造李思侠冤案的人“耗子尾之”。
董惠安(笔名:闲云野鹤)2022.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