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匠精神”》:许连宝/文
今天,组织团队开展了一个小专题“弘扬工匠精神”的学习活动,我是这样讲的:
说起“工匠精神”,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瑞士的钟表、德国的精密仪器、日本的汽车发动机、美国的芯片等高科技等等。他们在制造行业里呈现出来的“工匠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工匠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传承着“工匠精神”的优良基因。盘古用利斧开天,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三皇五帝时的织网缀衣、垒屋造城、造车造字、烧陶冶炼、治水稼穑、尝验百草、立昝画卦、图河书洛、集崇合龙,夏商甲骨、鼎铭青铜、缫丝织布,三星堆文化,以至于后世冶金、地动仪、都江堰、石木文化、四大发明、航天通讯等现代科技等等。
不得不承认,随着中国在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落伍以来,我们在工业制造行业一直就比较落后,“工匠精神”当时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彰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改开时代以后,西方现代制造技术蜂拥而来应接不暇,省心、省力、省钱、省时的仿制、山寨盛行于经济社会,假冒伪劣的廉价物品一度畅销市场,“工匠精神”落满灰尘。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倡导并积极践行以创新为先锋的新发展理念,工业制造业提质改造、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工匠精神”焕发青春,重新呈现出发扬光大之势。
“工匠精神”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乃至一个社会使命担当、爱岗敬业、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等精神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 弘扬“工匠精神”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树旗立标,从我做起,逐步形成全行业、全社会共同践行的良好风气,为新时代新发展加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