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柔相济,堪当大任‖毛笔 孔令其原创 王罡赏析
【双调◎捣练子】毛笔
孔令其(山东曲阜)
看来质地柔,能写骨筋遒。封作管城侯,文房第一筹。

【赏析】
评论家 王罡
王罡评曲:刚柔相济,堪当大任
——试析本曲借笔喻人、双关衬托的表现手法
孔令其先生的《捣练子》立意“毛笔”,“诗意”在于“物象”的直接“意象化”,“物”的有理有据的“人格化”。结构层次依调合律,中规中矩。语言平实,自然,流畅。

前两句为第一个意群,采用“状物”(“描写”的一种,“说明”也可以用“状物”)的表达方式,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明写具有“实用功能”的毛笔,暗写称得上“笔杆子”的一类“人物”,使“物”“人格化”,把“毛笔”的“匪夷所思”的“特异功能”,直接转化为“为文高手”的奇异本领,用借喻手法“寓意”毛笔主人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第一句,表面上看纯属“状物”,诗人动用两种感官眼和手去“看”去“捏”,从而得出对“毛笔”的“质地”的“柔”之既理性又形象的“判断”。作为用来写字的传统书写工具,如此绵软稀滩,能写字吗?即使能,那也只能“写”出“涂鸦”式怪态尊容的所谓的“字”,这是“常人”都可以想见的“结果”。但下一句笔锋一转,给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能写”,且把“毛笔”的深藏不露的高超本领“夸”得令人难以置信,不光能“写”,而且能写出“字如其人”的“钢筋铁骨”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来,笔笔都是那么强劲有力,无论你用“笔力遒劲”、“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笔走龙蛇”等等之类的溢美之词怎样来形容它的风格和品貌都不为过。“毛笔”“质地”的“柔”与毛笔写出来的“字”的“骨筋”的“遒”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不纯粹是写“毛笔”,而是分明在写“人”,在“赞扬”提笔写字之人,运思行笔之人,驾驭笔墨、亲和纸张之人。第二层诗意亦即第二个意群,直接从写毛笔跳转到了写执笔为文之人,把“毛笔”的写字为文的功用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和社会管理的诸多方面。明言能有这等本事的人,就是给个管城侯做做,其能力也是绰绰有余,十分称职。这里当然不是实指,而是虚指、泛指,“管城侯”就是管理一座城池的地方最高长官,或许就是“郡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城管”,包括管“市容”的,管“环保”的,管“社区治安”的,管“物业”的,管“交通物流”的,如此等等,都能完全胜任。为什么?因为能提笔写字,拟写律例文书、安民告示,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通告邻里,号令天下,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可见这支“毛笔”的作用和威力有多大。这里,“毛笔”已经不仅仅是写字为文的得力助手和有效工具,它已经成为文人政客职能的象征了,所谓“刀笔吏”“笔杆子”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封作管城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毛笔制成以后,“笔毫”被封装在竹制笔管的顶端,寓意“头部”“首领”,但说有“城”,明显有些牵强,如果硬要来个二次“状物”,那诗意也会由言志寄情降格为“猜谜语”,所以,这层诗意在全曲中是次要的。最后一句有两小层意涵,一是说“毛笔”在“文房四宝”中首屈一指,二是说你在为官从政的道路上能不能拔得头筹,那要看你在运笔行文、制定政策和计划方面能不能拔得头筹。笔毫靠墨汁来滋润、凝聚、涵养、保护,墨汁又是依凭笔毫的运行来化死水为灵感之泉,来发挥它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用,二者都要亲和纸张,才能把遒劲有力的筋骨内容和气质品格“移就”、落实和凝固到有可能是千年不朽的史诗般的物质文化遗产的纸张上。实事求是地说,毛笔蘸着墨汁,疾驰在洁白无瑕、没有负担、只有使命的纸张上,给纸张打上了千古不朽的思想烙印,确实是文房四宝之至尊。“封作管城侯”与“文房第一筹”是因果倒置的关系,尤其最后一句,借“笔”是文房四宝之尊来暗表笔的“主人”是操笔为文第一高手,已经拔得头筹,而且用“双关”和“衬托”手法,使“意蕴”更深厚,大有“天下律章数予州,予州文案数余乡,余乡文笔数吾弟,吾弟邀余改律章”之抽丝剥茧、烘云托月的妙趣。
《原创首发》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柳柳
编辑监制:对影成三人 半醉半醒

【评论家简介】网名:老王。原名:王罡。笔名:王子扬。山西大同人氏。1953年出生,红旗下长大。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讲台生涯混迹于小学到大学、学生到教师到党政干部、学校到家庭到社会之间,同时进行社会科学某个领域的研究,目前仅有的一点成就就是培养出几个来华留学研究生。现已退休,但仍在担任编外导师,指导并修改专业学术论文。文学本行多有作品,散见于各种媒体。涉猎宽泛,政史为重;交游广阔,诗友为上。诗情钟衷定笃,终生不悔。近几年多有结合诗评的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面世。繁荣诗歌创作是毕生追求的梦想。
诗评特色:作评相映,务使读者看懂受益;诗有激情,诗评必如影随形,风格上保持一致;运思行笔、文字呈现,多有二次创作的倾向和风貌。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赵仁娟。爱好朗诵,想用朗诵向您传达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感谢您支持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