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2667期

《学“诗”笔记》(续上·三十九)
作者:梦如诗

3、词对仗的特点
词的对仗与诗的对仗相比,词的对仗有以下特点:
(1)不限平仄相对
在声调方面,律诗的对仗原则是平对仄、仄对平,而词的平仄因为乐律的关系,故可以平对平、仄对仄。
如:
苏轼《江城子》
“左牵黄,右擎苍。”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陆游《诉衷情》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不避同字相对
律诗是不能同字相对的,但在词中却可以。
如:
辛弃疾《鹊桥仙》
“松岗避暑,茅檐避雨。”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
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同字对大都用在一些特殊的词中,用好了又一种音韵反复之美。
例:辛弃疾《一剪梅》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这首词四句同字对,给词增添了不可估量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词意浓浓,情感融融。
同字对一定是出现同音的情况下才能对的,所以也叫“同音对”。
(3)当句对应用非常广泛
词中当句对应用广泛,而且往往被当作警句,可以把它叫词眼的。
如:
潘元质《倦寻芳》“燕娇莺姹”;
李易安《如梦令》“绿肥红瘦”;
吴梦窗《解蹀躞》“醉云醒雨”;
李秋崖《青玉案》“渔烟鸥雨”;
杨守斋《八六字》“蝶凄蜂惨”;
等等
当然,词句有词句的语言规律,是不能以词句对仗工否来衡量词的好怀的。我们前面学习了,词之对仗不是词律的规定和要求,而是一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它不像格律诗一样的。
也当然,学习就要知难而进,向巅峰登攀。尽量学习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是诗者必修的课程。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梦如诗、本名李世崇。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惠川文学社文学顾问,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兼总编辑。原胡杨林《古风雅韵》编辑,新浪签约作家。《你辜负我今生一片情》《你还等个啥》《我的爱情黑了天》歌曲词作者。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怕瓦落地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
主席助理兼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专职主席团成员:森严、聂子
编辑部办公室主任:荷塘月色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刘世灵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审编: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