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舞台之大,距离而美 560
文/三木秉凤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犹如一场游戏,万事终将成空而逝,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真即累,放下即轻,如何切入角色演绎出和谐的人生?社会舞台将为你塑造出一切可能!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凡人却正好相反,己之所恶,尽施于人。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与互助!自己不愿之事,勿迫给别人为之,这样浅显易解的道理,生活中却时时处处地发生着。比如我们告诫后人立德、立功、立言、立学的重要性,可自己却常常懈惰于工作学习。人应具备“己所立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的成己达人,社会舞台演绎出生命真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时不我待,机不再来。生命价值不是利益求索而是道义奉献!而社会舞台正是依靠职业体现出价值光芒。职业是什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良好品德在奉献社会时的用心体现。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枚香果,它本来当时刻向社会发散着英华芳菲,这是每个人的想为人类建功立业的本性决定的,人生过程就是实践这个道义价值的过程。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依靠智慧、果敢、决断力及价值取向从各种纷纷纭纭的矛盾冲突中,寻找一条双蠃多赢的平衡妥协之路,以致让周围环境处于动态和谐之中,这就是职业目的!留名千古的人绝对不是富可及国的地主资本家,而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奉献出智慧、财富及至生命的人!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社会无非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合,人们之追求不是养身就是养心或者两者兼之。社会职业只是一种养活生命的手段!没有贵贱之分。《道德经》中老子的祸福相依思想给我很大启示,“祸兮福之依,福兮祸之伏”,穷人孩子早当家干事与纨绔子弟的坐吃山空就形成鲜明对比。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利益价值观已经深深蒙蔽人心!而在当今的社会舞台上,职业早然成为一种生存的工具,其修道修心的目的性已经荡然无存。荒诞的环境,扭曲的灵魂,变形的人生,还有是非不分的价值观念与取向追求,让万般职业变成了社会等级的标准与距离。

鬼谷子在《捭阖》篇中曰:“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纵横捭阖之中,万象之美皆现。举目星空,宇宙茫茫无际,万象苍苍自行,事物之间因为存在相对距离,才各自具有独立的特征,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运动才受到规律的长久支配。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这段距离,我们称之为安全距离,美感距离。距离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不能靠得太近。最好的距离,就是既能产生距离之美,但又触摸不到美的本体。然而今天的社会舞台已经没有距离而产生的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纵横交错的信息透明让人与人之间愈来愈缺乏距离美!人际关系有时真实有效,有时天方夜谭,有时背离人性,有时飘逸虚幻。我们身心之间的距离就是从真实到包装的距离,这个距离的之间的美就是社会的接受程度。过于暴露真实本性和过于精细包装自己,都会失却相对的完美人生。根据《资本论》中价值规律理论,价格随供求关系围绕价值而变化,若价格偏离价值太远,它自然就会随着供求关系缓解而向中心价值回归,这就是资本论中的价值规律。当今世界我们应该放弃利益标准而以道义作为价值中心,这样道德社会就会自然回归。谁能将道义价值观普世给全人类,这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这也是中国文明光耀世界的历史使命!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2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