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及省级媒体为河源打CALL!用心用情用力推动退役军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河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牢牢把握“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军地合力、军民同心,踔厉奋发,深入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有序推动退役军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9日,由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采风行活动第二期第二站走进河源。媒体团一行先后实地走访了愈富制造(河源)有限公司、河源市源城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河源市退役军人艺术团、河源市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见证河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动退役军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右)黄建辉
偏僻落后山村
蝶变为“网红村”
现年59岁的黄建辉1982年应征入伍,1986年退役。退役后的黄建辉不甘困守山村之中,外出闯荡。直至2003年再次回到河源市区开办木材加工厂,生意渐渐走上正轨。事业有成的黄建辉始终未曾忘记那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双江镇寨子村。2011年,黄建辉回到寨子村,并当选村支部书记。“我想回家好好干一番事业,为父老乡亲做些事情。”黄建辉跟媒体团分享了当时的想法。
当选村书记后,黄建辉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经过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村民们自愿无偿献出8000多棵果树和林地,将5.3公里主村道升级改造为双向公路,为后来古驿道的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寨子村被定为南粤古驿道连片打造的示范点之一。黄建辉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南粤古驿道连片示范点东风,通过集约土地方式,发展特色优质农业产业。为了方便工作,原本家住河源市区的黄建辉毅然选择长期住在村委会大楼。
在黄建辉带领下,寨子村以“公司+经济联社+农户”的模式带动集体入股,打造以蓝莓、沃柑、释迦、坚果等为主体的高端优质农业,同时吸纳大量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非贫困户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此外,通过持续开发粤赣古驿道(寨子段)、梅坑水库(半月湖)等旅游资源,走出一条“特色农产品+古驿道+全域旅游”发展新路,为寨子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村民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寨子村村集体收入已从最初的2万多元增加至13万元,贫困户17户37人均已实现稳定脱贫。昔日偏僻落后的山村,已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走进愈富制造(河源)有限公司,一股浓浓的军营气息扑面而来。企业负责人黄创艺,把部队成熟的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有效提高企业效益。据介绍,2017年,黄创艺斥资收购该公司,经重新规划,成功转型生产软体家具,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近400人,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共100余项。
1996年12月退役后,黄创艺“退伍不褪色”,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2010年至今,他凭着部队培养成的坚强意志,在深圳、惠州、河源等地创办多家企业,积极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并在同等条件下,每位退役军人月工资增加200元。同时,也为当地劳动力、下岗职工及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为了支持家乡经济发展,公司在黄创艺带领下,近年来多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
邓国贤
“老团长”演绎生活乐章 奏响“夕阳红”
邓国贤是河源市退役军人艺术团团长,1977年入伍曾任炮兵,当时所在的121师牺牲了400多名战友,他和战友在战场上先后摧毁了敌人4个火力点,最后完成了国家的任务,荣获一等功。他在2018年退休,2021年3月成立该艺术团。艺术团成员利用多种所学本领,开展互动文艺演出活动。他们的拥军爱国情怀文艺汇演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慈善机构……他带领着老战友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奏响了参战老兵晚年生活的一首首“夕阳红”。

河源市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从成立初期的几个人,发展到现有退役军人志愿者1356名。该服务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加2019年“6·10”“6·12”连平抗洪救灾、道路救援,2019年缺牙山扑救森林山火,2020年“6·5”埔前水上搜救及2020年“6·9”连平绣缎抗洪救灾等。因2019年参加“6·10”“6·12”连平抗洪救灾、2020年初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表现突出,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在2022年“八一”拥军爱民文艺汇演上,先进典型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英雄事迹,引起在座军民的共鸣。河源市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党支部书记、队长肖佳华表示,志愿者服务队的初心是凝聚退役军人的力量,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为广大退役军人搭建一个文明和谐进步的志愿服务公益平台,使广大退役军人更好的感受到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据介绍,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后,河源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联合河源市业余无线电协会组织队员驰援泸县,肖佳华、缪小强、李伟、缪发祥、曾宏青、潘望、赖文杰、陈君、蒋洪、许元康等10名队员报名参加,经过21个小时的长途奔波,9月17日15时10分许,他们顺利赶到救援现场。10名队员来不及休整,就迅速投入当地救灾工作中。河源救援力量的英勇行为受到当地受灾群众的称赞,四川省委、省政府慰问组到河源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慰问,感谢“河源力量”不远千里支援灾区。“我们继续凝聚更多退役军人为社会服务,接下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履行社会责任。”河源市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指导员李中华说,“我们是一支听党话、跟党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新时代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我们时刻为党和人民准备。”
河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发动、鼓励退役军人和青年积极参与各项退役军人公共服务工作,近年来涌现一批批先进代表,成为活跃在服务退役军人一线的亮丽风景。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高叶繁和黄中秋就是典型代表。他们积极帮助其他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脱贫,获得退役军人的普遍点赞。
2019年9月,高叶繁因机构改革转至河源市源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2019年12月任源城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高叶繁着力解决退役军人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梳理出重点服务对象,逐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同步推进政策宣传、思想教育等工作,做到解决到位、教育引导到位,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2018年退伍的黄中秋,现任河源市源城区新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不管在疫情防控、创文、志愿者等活动中,还是在本职岗位工作中,黄中秋都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辖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截至2022年7月,黄中秋共为符合申请的对象提交7份重大疾病应急救助,帮助申请救助资金16.19万元;为辖区8名对象解决难题;协助3名对象成功申请免费法律援助,全力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河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艺珍介绍,河源积极搭建关爱退役军人平台,于今年2月成立了河源市退役军人关爱专项基金,对生活发生重大变故、遇到突发性、临时性特殊困难的退役军人给予及时帮扶、纾困解难。经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积极动员各方力量,目前,关爱基金已获得社会捐款160多万元,推动形成河源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新机制。
据了解,河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牢牢把握“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军地合力、军民同心,踔厉奋发,深入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有序推动退役军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报道:都市头条全媒体记者|欧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