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沟的画眉鸟
文/张书成
家乡的村后有一条沟,叫天桥沟。天桥沟因沟口有一条长达十余米的石条撗亘在小河上而得名。沟长二十余里,由于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林深草密,这里成了鸟儿的天下,什么凤头百灵、四声杜鹃、红腹锦鸡、大嘴乌鸦、普通雕鸮、白尾鹞子、黑啄木鸟等珍贵鸟儿这里全有,至于麻雀、喜鹊、野鸡、老鹰、斑鸠那一类鸟更不用说了。而我更喜欢观察、拍照、研究的是沟里的画眉鸟,它们给了我许多美好的感受,也给我了许多生活的启迪,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画眉鸟属画眉科的中型鸟类,它颜色丰富,上体呈橄榄色,头顶至上背棕褐色具黑色纵纹,眼圈白色,并沿上缘形成一窄纹向后延伸至枕侧,形成清晰的眉纹。下体棕黄色,喉至上胸杂有黑色纵纹,腹中部灰色。虹膜橙黄色或黄色,上嘴橘色,下嘴橄榄黄色,跗蹠和趾黄褐色或浅角色。栖息于山丘的灌丛和村落附近的灌丛或竹林中,机敏而胆怯,常在林下的草丛中觅食。雄鸟常单独藏匿在杂草及树枝间极善鸣啭,歌声悠扬婉转,非常动听。主要取食昆虫,特别在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兼食草籽。形态优美,雌鸟与雄鸟羽色相似。额棕色,头顶至上背棕褐色,自额至上背具宽阔的黑褐色纵纹,纵纹前段色深后部色淡。眼圈白色,其上缘白色向后延伸成一窄线直至颈侧,状如眉纹,故有画眉之称。

据我多年的观察,每年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是画眉鸟求偶的季节。画眉雄鸟首先发情,不断地大鸣细唱,向雌鸟表示爱慕之情。它一面山盟海誓,一面严阵以待,向可能出现的情敌发出警告,以示其姻缘不容侵犯。画眉的听觉器官十分发达,对音频的振动极为敏感,而且反应极快。在繁殖季节,雄鸟特别擅长引吭高歌,尤其喜在清晨和傍晚鸣叫。它的鸣叫高亢激昂,婉转多变,而且持久不断,极富韵味,非常动听。快叫时,激越奔放,似珠落玉盘;慢叫时,如行云流水。特别是它长时间的连续鸣叫,真可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因此,有人称它为“林中歌手”或“鸟类歌唱家”。

为了博得雌鸟的欢心,雄性画眉几乎使尽浑身的解数,不知疲倦地为爱情而歌唱,同时不遗余力向雌鸟大献殷勤,甚至装模作样地在枝头上迈着风雅的步履,尽量显示自己温文尔雅的可掬之态,表示自己风华正茂的歌唱天才。如果此时在一只雌画眉的周围有两只以上的竞争者,那么,一场恶战将不可避免。画眉特别善于打斗,打起架来抓、爬、滚、啄、插五艺俱全,毫不示弱,因此被誉为“英雄鸟”。当然,而那只“坐山观虎斗”的画眉“小姐”,最后就会选择打斗中的胜者为伴侣。不过,它们伉俪之间的爱情并不是专一而白头到老。也就是说,待它们的儿女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时,这个不久前建立起来的“小家庭”也就同时宣告解体,各个成员各奔东西,再不相见。

画眉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家乡因有它们而变得多姿多彩,我为有它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一鸣一啼、一眸一跃,都让我感受到体态轻盈,舞姿优美,感受到生命的灵动。当看到它们在沟里掠过森林草地,跨越山涧小溪,高飞在天,自由自在的时候,我不由得一次次举起相机,定格下它们飞翔和觅食的瞬间。这时候,我那自由奔放的心也随着鸟儿一起畅快地翱翔于蓝天白云间……它们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许多趣味,许多美好。所拍的一些照片发到朋友圈,获得了朋友们的众多的点赞和留言,也刊登在了拍鸟俱乐部的专题节目上,这使我信心大增,兴趣盎然。

至今已拍摄了300多张画眉鸟的图片,准备结集成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画眉鸟、喜欢画眉鸟、保护画眉鸟,我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与更多其他拍鸟的朋友一起,留下更多画眉鸟和其他鸟儿的美丽剪影,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走进家乡。也让美丽可爱的画眉鸟永远翱翔在家乡的青山绿水之间,成为我生命中的神来之笔!

张书成,男,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歌学会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金秋》、《当代陕西》、《教师报》、《农民日报》、《法制周报》、《商洛日报》等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数百篇(首),部分作品被收入《采芝商山》、《丹凤文学》丛书,2019年7月,团结出版社结集出版了散文集《棣光细语》,另有《岁月》散文集正在筹备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