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胶鞋的感悟
顾玉高
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里,我脑海里老是浮现出老党员三伯父那双荷花牌胶鞋。
三伯有一双胶鞋,他从未穿过,一直保存在一个盒子里。
我看到三伯父这双胶鞋是在1988年。那年他生病,中秋节我去看望他。我到他家时,他正在擦一双胶鞋。那双胶鞋是老式浅口,现在市场上很少见。我就问其来历,他告诉我这双胶鞋是他在解放初任初级社社长时,在上海参加华东三省一市劳模会得的奖品。
我说:“这么多年还没穿坏呀?还这么新,像没穿过一样。”
他说:“我就没穿过。”
我问:“为什么?”
他说:“那时农村胶鞋很稀罕,几乎说没有,穿太显眼,穿上会脱离群众。”
我听了他的话心里很激动,想到三伯父从不张扬、“自奉俭薄,上善若水”、清正廉洁的一生,敬慕之情由然而生。
三伯父原名叫顾学超,后到三伯母家做上门女婿改名胡文光。《淮阴县土地志》记载:“1952年春,全县出现了第一个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社—陈集区胡文光农业生产合作社。”从此,三伯父从初级社长到高级社长再到大队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曾被选为中共淮阴县委委员,到80年代初生病才从大队党支部书记位置上退下来。他一生大多穿草鞋,是出了名的草鞋书记。他在任期内经历过“三反、五反”“四清”“文化大革命”运动,从未出现经济问题。
1996年7月1日,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带着入党的喜悦去三伯父家,一是看望他;二是把我入党的喜事告诉他。他先祝贺我入党,接着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作为党员起码要做到两条,一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清正廉洁,千万不要在经济上犯错误。在我几个侄儿中,你是唯一在政府工作的,土地管理所所长虽不算什么官,但也有一点权力,你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做到上面两条。”
我说:“我一定记住这两条,保证做到这两条。”闲谈一会,我又想起那双胶鞋,就问三伯父那双胶鞋在不在了。他说:“在呢”。说完从床底下拿出一个盒子,从盒子里拿出那双胶鞋。我接过仔细看了一下,发现鞋面上有一荷花图案。我想,这荷花图案,应是这双胶鞋的牌子。三伯看我望着皮鞋深思就对我说:“你要喜欢就拿去吧!”我说:“这鞋您保留了这么长时间,说明您很珍惜它,你就留着它,做个念想吧!对这双特殊的胶鞋我记住就行了。”

从那以后,三伯父的话和那双荷花牌胶鞋一直在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第一悟出了不张扬、不炫耀的道理。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艰苦朴素,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悟出了不要和人攀比的道理。人要有自足者常乐、不攀不比的良好心态,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三伯父那双胶鞋总是在我迷茫时出现。1997年,我负责电信局征地工作,电信局领导要送我一个手机。那时手机很稀奇,一部手机连入网费共一万多元。当时有手机是地位、身份的象征,镇政府也只有少数领导有,我很想要,但想到了三伯父的话和那双胶鞋,知道这是不该拿的东西,就谢绝了。1998年,我负责西电东输高压线路下房屋拆迁工作,有一拆迁户对我说:“你多给我几千块钱,我给你一半。”当时,我两个小孩都在念大学,很需要钱,心也动,但想到了三伯父的话和那双胶鞋,知道这是不该做的事,就拒绝了。
三伯父那双荷花胶鞋总是在提醒我走好人生每一步,提醒我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我们的思想也要象三伯父那双牌胶鞋那样,虽经历了岁月沧桑,还是那样亮晶晶的,一尘不染;也要像三伯父那双牌胶鞋上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清洁、淡泊、宁静、高远。这也许是三伯父那双牌胶鞋上设计荷花的初衷吧!

作者简介: 顾玉高,男,现任淮阴国土规划分局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从事职业:教师、县文化馆文艺创作员、乡通讯报道员、乡团委书记、秘书、乡镇国土所长、淮阴国土分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在各种媒体发表论文、新闻通讯、文艺节目、小说、诗歌、散文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