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蕾争妍(17)出句老师李国梁
①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②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③自撰七字联一副,题目:荷花,避荷字。

一、老师对句
1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水岸风高送壮行。(李国梁)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雨洗兵戈塞上欢。(李国梁)
红颜闭也池中月;(李国梁)
香霭凝兮叶上珠。(李国梁)
李国梁联,罗朝东书
2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野陌梅香沁立春。(陈金清)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箭射金乌野外狂。(陈金清)
翠盖当擎三十丈;(陈金清)
清香己播五千年。(陈金清)
陈金清联,吴松书
3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月夜炉红感热茶。(谢复兴)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酒煮笑谈天下分。(谢复兴)
立根泥淖品尤洁;(谢复兴)
连叶池塘花亦红。(谢复兴)

李国梁谢复兴联,艾茂兴书
4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道场蔬丰醮下元。(刘子荣)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言斥使君陌上归。(刘子荣)
翠盘红蕾香浮水;(刘子荣)
玉骨青房影乱风。(刘子荣)
二、联友对句
5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暮雨云深隐故园;(曾齐禄)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剑挾雄风壁上鸣。(曾齐禄)
绿盖风摇三夏艳;(曾齐禄)
清波露浥一池香。(曾齐禄)
曾齐禄联,苏宏书
6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客路门空隐异乡。(余秋兰)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剑觅须眉墓上留。(余秋兰)
黄桃岭上红蕖绽;(余秋兰)
翠盖田边白鹭飞。(余秋兰)
7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晓日风柔送暖晴。(黄奕丽)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梦断楼兰塞外悲。(黄奕丽)
清风做伴栖芳圃;(黄奕丽)
佳色临妆立小池。(黄奕丽)
李国梁黄奕丽联,陈培泼书
8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夜市灯明闹上元。(许晓鸣)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思接芳年梦里愁。(许晓鸣)
玉骨冰肌怜秀色;(许晓鸣)娇姿粉黛妒红颜。(许晓鸣)
9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学院书香诵古诗。(陈精)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鱼跃波涛桥下游。(陈精)
翠盖悠悠融画意;(陈精)
芙蓉粉粉映池塘。(陈精)
10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野岸溪清绕远村。(孙德英)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笔写岁月岭上歌。(孙德英)
红裳映日娇姿俏;(孙德英)
翠盖临风清影翩。(孙德英)
11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驿路风凉入立秋。(朱康元)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诗咏情怀岭上歌。(朱康元)
洁质香风添玉蕊;(朱康元)
娇姿绿叶著丹青。(朱康元)
12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侯府门清送暖烟。(许鹏程)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话说渔樵渚上哀。(许鹏程)
沉默冬春无憾意,(许鹏程)
风流秋夏已称心。(许鹏程)
13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秋暑天高送热情。(郑祥全)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剑配须眉塞上眠。(郑祥全)
红花灿灿迎风立;(郑祥全)
绿叶田田带露撑。(郑祥全)
14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天宇日升焕彩霞。(吴联泽)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月伴君王榻上眠。(吴联泽)
含苞待绽红蜒立;(吴联泽)
舒叶舞飘金蝶飞。(吴联泽)
15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酒肆门空慨落花。(王丽萍)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舟枕烟波月下眠。(王丽萍)
风摇翠盖蜻蜓立;(王丽萍)
雨霁芳塘鸥鹭飞。(王丽萍)
16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田舍人和添暖衣。 (林崇垣)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曲弄梅花泉上吟。(林崇垣)
污水出身泥不染;(林崇垣)
清风拂袖韵长存。(林崇垣)
17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野陌花红沐暖春。(张秀妹)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云卧花裀月下眠。(张秀妹)
红颜褪尽情心苦;(张秀妹)
玉骨修来色相空。(张秀妹)
张秀妹联,徐肇敏书
18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野岭云深扫墓田。(罗宜疆)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酒饮园林石上眠。(罗宜疆)
碧叶盘中承玉露;(罗宜疆)
白花怀里出明珠。(罗宜疆)
19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客舍茗香迎故人。(金一建)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心入禅宗壁上观。(金一建)
碧叶卷舒争夏韵;(金一建)
红蕖搖曵映青波。(金一建)
20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玉帐风高奏雅歌。(林生垚)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君寄高怀笔下香。(林生垚)
纤姿不让污泥玷;(林生垚)
玉骨何堪乱雨侵。(林生垚)
21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府邸门高访贵人。(培泼)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梅蕴芬芳雪上开。(培泼)
清芬溢远河塘外;(培泼)
羞色添娇诗画中。(培泼)
李国梁陈培泼联,傅和生书
22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楼室情浓话旧邻。(萧光峥)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梅送清香月下欢。(萧光峥)
绚丽红英亲细雨;(萧光峥)
清新绿叶醉芳塘。(萧光峥)
萧光峥联,叶庆华书
23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雪絮梅香接浅春。(林起茂)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梦幻沉浮夜里生。(林起茂)
绿叶满塘污不染;(林起茂)
清香扑鼻腐难侵。(林起茂)
24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水寨民淳蕴古风。(乐首二)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笛弄梅花月下狂。(乐首二)
春花落去方撑绿;(乐首二)
夏雨浇来始绽红。(乐首二)
25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客路愁生怅暮春。(冯秀景)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酒尽壶觞市上眠。(冯秀景)
红裳照水羞回首;(冯秀景)
翠盖临风欲折腰。(冯秀景)
26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院角花红报暖春。(俞昌灿)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笔著梅花纸上香。(俞昌灿)
身香未许沾污臭;(俞昌灿)
质丽无须饰粉妆。(俞昌灿)
李国梁上联,俞昌灿下联并书
27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野径烟微惜晚春。(陈爱香)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浪滚蛟龙海底游。(陈爱香)
红衣浥露堪留韵;(陈爱香)
翠盖翻风可醉人。(陈爱香)
28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庾岭梅香赞早春。(林芳汉)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刀斩妖魔天下平。(林芳汉)
莲田入暑丰姿展;(林芳汉)
池水洁身嘉德存。(林芳汉)
29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野渡舟闲栖钓翁。(锡钟)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剑指天涯月下吟。(锡钟)
出自污泥而不染;(锡钟)
安于清静可消闲。(锡钟)
30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海客秋高望远归。(罗建玲)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弦断春闺月下悲。(罗建玲)
千年贡品风姿韵;(罗建玲)
万亩清田笼袖香。(罗建玲)
31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茅店霜寒怯立秋。(蓝翠华)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笔走龙蛇纸上书。(蓝翠华)
碧叶千畴铺地毯;(蓝翠华)
清香一缕透书窗。(蓝翠华)
李国梁蓝翠华联,王祥浩书
32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江客酒残悲劲秋。(魏祖新)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剑舞风云塞上眠。(魏祖新)
西子湖中修逸性;(魏祖新)
观音座下悟禅机。(魏祖新)
魏祖新联,罗春华书
33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庭院梅香佐热茶。(林凤珣)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剑赠英雄枕上盟。(林凤珣)
茎顶叶盘承玉露;(林凤珣)
水浮花蕊绽瑶池。(林凤珣)
34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岸柳风微吐细芽。(艾茂兴)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剑斩倭奴塞外眠。(艾茂兴)
一瓣馨香飘户外;(艾茂兴)
三千碧玉入池中。(艾茂兴)
35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野圃桃红喜立春。(陈福金)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酒约宾朋月下斟。(陈福金)
碧叶凌波明月照;(陈福金)
清风拂蕊暗香浮。(陈福金)36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野径烟弥忆故人。(林丽)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诗唤子衿笺上书。(林丽)
水中仙客凌波舞;(林丽)
梦里红衣入夏诗。(林丽)
37
山家灶冷嘘寒食;(李国梁)
水榭风柔赋夕阳。(陈士坛)
琴挑粉黛垆边醉;(李国梁)
笔染丹青梦里馨。(陈士坛)
出泥养洁真君子;(陈士坛)
移步生怜大美人。(陈士坛)

三、联家联语
1.陈金清:
李国梁老师本期出联“琴挑粉黛垆边醉”,其间暗含“当垆卖酒“典故,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卓文君)倶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当垆即是当街卖酒,文君是当地富豪千金,当街卖酒引起轰动。
琴挑粉黛,意指文君之美,粉黛指美女,琴挑指才,古代才子才女讲究琴棋书画都拿得出手。美貌才女卓文君当街卖酒,醉的是何人何事(醉酒或酒人)?则是见仁见智了。
故此联含典,且粉黛以颜色形容词来喻美人,要对工甚不易也。
拙对“箭射金乌野外狂",取后羿射日故事,金乌,颜色形容词,古代指三脚鸟,又叫太阳鸟,也将其喻太阳(日头)。往古天上出现九只太阳,百姓不胜其苦,后羿于旷野奋追,引箭射落八只,其状何其颠狂也!
2.徐肇敏:
读联蕾争妍(17)李国梁老师出句。
①山家灶冷嘘寒食。山家,偏正名词,做灶的定语。灶名词主语,冷形容词谓语,嘘动词,寒食为双关语,一为冷食,又为节气名词,宾语。
本句难点在寒食这个节气名词,偏正关系。用了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清明前一二日定为禁烟火,吃冷食之日的典故。
②琴挑粉黛垆边醉。
琴名词,挑动词。粉黛名词,并列关系,并用借代修辞,代佳人美女。粉黛为两个颜色,最容易错当成偏正,这是难点。垆边方位名词,醉动词。
整句为兼语式,琴挑粉黛,主谓宾。粉黛做挑的宾语,又做醉的主语,垆边做醉的状语。关键句意音乐、美女、美酒。
③自撰荷花七字联一副,应避荷字。
自撰联在本群第一次出现。要求七字,避荷字,并且为合咏。也就是上下两联都要写荷而荷字不能出现。自撰联可给作者以更自由和更大的创作空间。
欣赏李国梁老师三副对联。
(一)
山家灶冷嘘寒食;
水岸风高送壮行。
水岸对山家,风高对灶冷,平仄、词性和结构都好。这还不足为奇。关键难点是后三字。嘘送动词也且不说,寒食偏正名词,双重意思,而且带典故。壮行,对得好!典出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二)
琴挑粉黛垆边醉;
雨洗兵戈塞上欢。
琴挑主谓、雨洗主谓。粉黛名词、兵戈名词,对得好。它们是并列的,对得工,往往被忽略当偏正名词来对。
雨洗兵戈典出洗兵雨,喜兆。所以用塞上欢对。整句语脉相联而呼应。
(三)
自撰联:荷花
红颜闭也池中月;
香霭凝兮叶上珠。
咏荷而不出现荷字,增加难度。还用语气助词也兮增加气势。
首句用闭月羞花典故,写花。下句换个角度写香。香为无形,用附于珠来体现,变无形为有形,更觉形象。
池中月为倒影,在下;叶上珠,在上。同在一池方位而方向不同。
3.魏祖新:
李老师出联向来注重用典,每一次完成老师的作业、看老师评阅都受益良多。而每次我最期待的便是李老师的自对联,李老师的自对联往往推陈出新,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
①第一联
山家灶冷嘘寒食;
水岸风高送壮行。
出句用了寒食节的典故。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出句中的“寒食”既可以理解为“寒食节”也可以解释为“冷食”。下联李老师以“易水送别”之典对之,易水送别,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讲的是荆轲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他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山家”、“水岸”都是偏正词组,“山”与“水”可谓绝对,“灶”为名词,“冷”形容词,对句“风高”亦是同样的结构,“嘘寒食”与“送壮行”都是动宾结构词组,对仗极工,难得的是上下联都用典。
②第二联,
琴挑粉黛垆边醉;
雨洗兵戈塞上欢。
上联用的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典故。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琴挑卓文君,两人互相爱慕,文君之父卓王孙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两人便私奔到成都,由于生活窘迫,文君只好当垆卖酒的故事。下联雨洗兵戈,暗含“洗兵雨”的典故,该典出自汉•刘向《说苑•权谋》。武王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爷洗刷兵器,后擒纣灭商,统一国土,战争因此停息。后人常以“ 洗兵雨”喻胜利结束战争。本联中“琴”和“雨”名词相对,“挑”和“洗”动词相对,“粉黛”与“兵戈”皆为并列词组,方位词“垆边”对“塞上”,“醉”在此处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意为“极端喜爱、沉迷”时为动词,当理解为“饮酒过量时的状态”为形容词。李老师此处应是当形容词解,形容那种如痴如醉的状态,故以“欢”对之,字字工整。
③自撰联
红颜闭也池中月;
香霭凝兮叶上珠?
本联李老师以美人喻荷,呼之欲出。“红颜闭也池中月”,不禁让人想到“闭月羞花”的绝代佳人。据说当年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皎洁的明月被一阵轻风吹来的浮云给遮住了,她的义父王允便大肆宣传说他女儿美貌无双,连月亮都比不过。后来“闭月”就成了貂蝉及美女的代名词。一句“红颜闭也池中月”,荷花的美便不言而喻 ,连倒映在池中的月亮都自愧不如,躲起来了。“香霭凝兮叶上珠”,花香弥漫的荷塘里,氤氲着带着香味的雾气,夜渐深,这雾气慢慢凝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