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
银 川 的 黄 昏
•田 野•
立秋已经几天了,银川的气温还是那么持高不下。黄昏来临,白天稍显空旷和滚烫的街道,又开始人来车往,像下锅的饺子密密麻麻,热气腾腾。
太阳正从西山缓缓走下,而我走在沙湖岸边,走在与黄昏相约的老地方,常常被她恬静而美好,博大而内蕴,沉静而壮观的美所吸引。
黄昏不停地走啊, 见山落山,见水落水,无山无水可落,就落高楼大厦,落地平线,落千亩葡萄园,落酒庄,在红尘滚滚的人间,从不挑三拣四。

我边走边收集黄昏。只为将短暂而美丽的瞬间收存,只为赚一点岁月的白银,去酿一壶悠久、绵长而芳香的纵情葡萄酒,供自己月下沉沦。
夕阳下,从田里出来的人们,取下裹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额头的汗水,一路踏歌而行;沿路的田野,晚霞红了一畦畦玉米地,丰年之年处处荡漾在人们的脸上。
夕阳下,凤凰城的天空徐徐展开一幅五彩缤纷,变幻无常的山水风情;穿城而过的湖水,波光粼粼,船划水轻;休闲的游人赏目悦心,岸边的石头上正偎依着与晚霞亲吻的恋人。
黄昏最美是夕阳,美得令人如醉如痴,如梦如诗,春宵一刻,一帘幽梦销魂;黄昏又是那么的苦短,一小时的生命,迷惘而闪亮,短暂而永恒;黄昏还是那么的寂寞,可赏可观,却常被关在门外,走不进那个庭院深深。

有人说黄昏神神秘秘,总是来去匆匆,不知从那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而我只知道,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然后在西边落下;就不知与太阳一脉相承的黄昏?
摆个地滩,我在银川贩卖黄昏。只想将这些陈酿的喜悦与你均分,顺道挣点日落前的散碎银两。赔也好,赚也罢,苦辣酸甜,愿化作满天的星星,点亮黑暗中的路灯;换得人间的一缕温情,在灯下读书做学问,在风尘行走当一个打工人,慰藉那一颗有些苍白的灵魂。
只想让余生的日子,过得不慌不忙; 时不时撬开黄昏的大门,与月色聊天品茗,谈古论今。
不奢望落日为我稍作停顿,不愿黯然伤神火烧了云,打湿了自己的魂;偶尔只想陶醉一下那过于沉重而冷却的心,好让群星伴君,别再留下太多的伤痕。

只想贩卖黄昏,换支神来之笔,月下提笔抒写一往情深,在黄昏回头的那一瞬,擦去岁月的浮尘。
然后许你一世温情,听蝉鸣声声,用岁月的葡萄酒开怀畅饮;不再孤独的前行,不再留下颠簸的身影,让光同尘陪你风雨兼程。
只想把这一切的美好打包成捆,蕴养单薄的生命;用贩卖黄昏的收成,升级那有些落伍和寂寞的灵魂,去延续发黄许久的青春。

多想就这样啊,每天在沙湖边,在沙滩上,在贺兰山脚下,好好地欣赏一片黄昏,收获一些黄昏,贩买一点黄昏。
我知道,夕阳可以点石成金,让人在感悟中收获几分;还知道粥可温,方能延续生命,用力写好人生。
你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日落就是另一个黎明,就是风雨后的彩虹,唯有穿越过去,才能守候生命中的那份永恒!
——原创作者:李普越
作于:2022年初秋

作 者 简 介
李普越,笔名:田野,微信名:提笔写忧伤~落笔映惆怅。男,1973年5月生,甘肃镇原人。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现代作家诗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果树新品种推广及栽培管理技术。
《科技报》 记者,《甘肃科技报》 特约通讯员,《陇东报》 特约通讯员,《庆阳农果报》 副主编,《果农实用技术》 副主编,《东方诗歌》三室常务主编,《华夏思归客》特邀作家,《晶莹美刊》签约作家,《定远文学》鉴约作家,《祁连文学杂志》特约作家,《双馨文苑》首席作家。
热爱文学,喜欢用文字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品散见《甘肃日报》、《陇东报》、《北方诗刊》等报刊。常有诗歌、散文作品,在国内各文学网络平台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