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杂谈》七十四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以《易经》为基础的中国的太极“阴阳”文化不仅存在于《黄帝内经》、《道德经》之中,也存在于《孙子兵法》之中,也可以说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化都是从《易经》文化这个总源头中分支出来的,《易经》思想是东方政治、哲学、文化、道德、军事、医学等各种思想的总源头。《易经》在东方文化中的真实地位远远胜过西方文化中的《圣经》地位,因为西方文化是由基督文化、古希腊自然哲学、古罗马政治法律文化、近代资本阶级的民主法治及自由人权等理念、以及现代的“利益优先”等理论共同构成的,它不象东方文化源于太极阴阳文化一样单纯统一,所以西方人民在所谓“普世价值”之下的“利益分歧”,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已表现的淋漓尽致! 秦朝统一中国之时也是代表拉丁民族的古罗马统一了欧洲时期,秦后中国的二千多年里,中国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分裂为若干国家,还有两次外族入侵夺取中原政权,但中华民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欧洲自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就再也没有统一过,近五十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是经济融合但政治独立至今。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各民族对《易经》文化的高度认同,同时《孙子兵法》作为东方军事文化的杰出代表,也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 《孙子兵法》文化在东方军事斗争领域集中表现为战略上的“虚实”思想和和战术上的“奇正”艺术,“虚实”即阴柔为虚、刚健为实,“奇正”即迎面为正、奇如神兵。《孙子兵法》十三篇无不围绕着“虚实”“奇正”展开论述,我们耳熟能详的军事定语如“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奇正相生,以夺用兵”等思想都是寻找敌方薄弱环节予以攻略,达到“战略攻心战术掠地”的军事目的,即使是《孙子兵法》之十三篇《用间篇》,也是“五间”俱用,探究敌方兵力布置之之“虚实”以备“奇正”用兵而已。 
我对西方军事哲学知之甚少,但通过近千年以来西方军事斗争著名案例进行分析,我认为东西方在军事战略上着重点明显不同。西方军事哲学及实践都强调“实”,强调“正”,即加强己方的“硬实力”以及正面“攻击能力”,而我们东方军事则更关注“虚”,关注“奇”即在防守之势不将自己的虚线“短板”暴露给对方,在进攻之势形成时则以奇制胜!“阴阳虚实”变化神妙莫测,“奇正相生以致无穷”,中国古今很多军事经典案例的指挥艺术都达到出神入画之境!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今及未来一段时间,中美之间不可避免地争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主导权,美国以西方思维模式独霸世界利益,一权独大!而中国希望实现世界政治民主化,各国不管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即还权于“民”,而军事斗争则为国家实现战略目标之坚强后盾。

昼往夜来入阑珊,
骚人墨客载文船。
当仁莫让擂台上,
何教金榜错华年。
踏着文化自信的金鼓齐鸣,迎着文化复兴的阵阵春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大家投稿参赛!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