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依旧有蓝天
文/(杨紫英)
7/19/2022
各位老实忠厚的学长大哥们,
我本来是不会来这里发言.只因我今天的苦楚早已承受了一辈子,从婚后不到半年就被打成熊猫眼回娘家,直到现在依旧在家暴的阴霾下生活!
如今又遭遇我挚爱的人所欺凌及更可怕的抹黑,当我知道后恨不得一头撞死!
因为我是一个仍是“从一而终”,受到传统旧礼教束缚下的女性,我忍辱我一再原谅他,因为我是“爱到深处无怨尤”型的“痴情花”,“苦情花”。
本来这里是大家分享快乐的园地,不是让我拿来做公器私用的地方!只因我的委曲因为已经没有娘家可诉,当然只有在这里,我视为娘家的“学长群组”,请大家援助我这个痴心女子!
但我为什么会找上你们呢?
因为回想50多年前,老王是在贵班一群好心的智囊团的共同努力策划下,让我们顺利的也结为连理。我和你们在一起,相知已逾半世纪,我早已把你们当为我的兄长,我想说”No,”而我又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离开他。
现在我不是对大家有任何意见,只是我没有兄长,你们这些人真的是我最亲(熟识)的一起成长的兄长,在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话下,我也只有选择来投靠你们!
而且大家谁会看到自已的妹妹或女儿遭此几十年的精神折磨还会袖手旁观呢?
以前年轻时,阿元(化名) 就是我的娘家,我的际遇他最清楚。甚至他还曾为了我挺身而出,带我回去王家为我向婆婆下跪求情,请她接受我准我回家!我这一生欠他最多,也没齿难忘!
我也是一直秉持“君子与人交悪亦不以悪言相向”来面对整个不幸的事情!虽然别人可是在处心积虑的要把我打死。
我的一切自有良心及我们公义慈爱的天父在保守着我,我必不会被伤害,我相信神与我同在,祂会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我想该讲的话,我都说过了!
再怎么讲我们都是好同学,这是永来了远不能抹煞的,人和人之间都是有缘才会聚在一起不是吗?
我觉得我们与自己的灵魂伴侣,不管怎样也是半世纪的相处,我自己认为我早已把老公,从情人当成不可分的亲人,就像“天下无不是的父母ㄧ样”,要惜缘惜福,不要给彼此带来麻烦,这就是我的人生观。
所以我们都那么老了,不要再活得那么“累”了
不管怎样,我们能遇见彼此也是百年修得的“殊缘”~
但是是什么事,现在变成互相的指控,说对方的不是,说什么都是“假。。”。“骗。。”,缺少了互爱、互信、互谅,更充满了“早知道”,这都不是大家所预见的结果。
前几天在“我傻瓜 他聪明”~(这是一个电视上的广告词)的智慧型手机的相簿中,它早已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美好回忆的印记,怎不令人唏嘘!
而且这段video也只有在这里可跟学长们分享
其中在成大的照片,是纪念我们定情50周年纪念日的留影
很可惜我们也做不了“比翼鸟”~与杜将军夫妇同游“宜兰头城农场”的留念
很抱歉在1973年我们结婚的时候,没能请大家来参加,反倒是在要“离婚”的时候,来向大家说再见!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因为彼此都“轰轰烈烈”的爱过,应该不会再有任何遗憾了
我在婆婆的墓前前,曾跟她禀报:我只要不死不疯,绝对对他心爱的儿子,不离不弃!
但不幸的我又病了(去年在台北2-3月又住到荣总)!现在是老王也认定我疯了!
这样也好,我也对得起我敬爱的婆婆,我死也不会对不起王家了
我还是那句话:
“君子与人交恶
不以恶言相向”
就让彼此在最美丽的回忆中,互道“珍重再见!
人活在世上,不都就是过客吗?
因为老王太“吵”,我只有寄情写作、听牧师讲道、和国语流行歌曲,虽然我也喜欢台语或日语,但他不喜欢,不准我听而且他说他是我的头!因为这是圣经上的话,我是基督徒,我觉得我是该遵守的。
记得我3月在美国住院时,病房没有电视,我抗议:你们不如我们台湾的VGH(荣总),不注重人性。
结果护士拿了一个手机来,问我要听什么歌?
天啊!我ㄧ时想不起来,只记得
You raise me up!
结果当听到音乐响起,我哭得泪流满面~真的有说不出的感动
护士觉得不妥,听完之后,要我再想一个快乐的歌,我忽然想到初中?最爱唱的The sound of music 真善美的Do Re Me!
结果听不到1分钟,我就变得高兴的跟着唱了起来。
啊!音乐疗愈的功能还不可小看
我昨晚ㄧ夜好眠,因为我在心中已决定:“要放过自己!我不再想过去,不要再揪结了;让自己快乐成功的跨过这个高难度的坎。
因为我的余命可能是长也可能会是很短,所以要好好珍惜
而且牛奶都泼了满地,再怎么哭又如何呢?
(Don’t cry over the spilled milk)
我擦干眼泪!
看看窗外依旧有蓝天!

作者简介
杨紫英,笔名,紫英。中华八闽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远山文学》、《闽南原创文学》特约作家。1949年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曾由校方推荐获“台南市十大优秀青年”奖。2011年移居美国后开始写作,作品长期在美国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华人》等报刊、杂誌刊登。其散文作品《爸爸,我爱您》和《妈妈的手》在大陆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其散文作品《我的求学生涯》获《神州文学家园》首届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奬;散文《才德兼备的妈妈》获全国《精典杯》大赛二等奖,散文作品《婆婆的心愿》获《中华保灵杯》孝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散文《妈妈老年的操心事》获得《远山文学网》2021年母亲节征文,二等奖。散文《我送媽媽去遠行》获得《第一届“中华杯”原创文学大赛》三等奖与其堂兄蔚青合著出版文集《生命与爱的传承》。作品常见《中国远山文学网》、《渤海文学网》、《微文美刊》等各类微刊及公众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