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对联因余少华老师一首《赞余三定教授藏书楼》而起,诗曰:“藏书楼上走三趟,仗剑论文举酒觞。醉倒龙山龟九子,诗情浑似水茫茫。”而座落于南湖畔的余三定教授藏书楼,与湖对岸的龙山前,有九个独立小岛(即龟山),形成的景象,好似一条龙在追赶嬉戏九只乌龟,故“醉倒龙山龟九子”。
余三定教授和妻子朱平珍教授两人因书相恋,成家后,读书、购书、教书、写书是他们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自己的藏书楼,成了他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藏书楼四层,藏书达到了6万多册,甚感惊奇。虽然是私家藏书楼,余三定教授夫妇如孟子所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藏书、读书、谈书以及举行小型的研讨会已成为藏书楼的四大功能,也是岳阳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本期作者:云骖、依萍、彭根生、唐君、瑾汐、西窗、星月、白继鸿、车从人愿、白菲菲、灵溪、沧桑、柳眉儿、常青之树、小园春光、石头、二元、倩倩、汪永清、云小禅、蒋怀平、纳兰赊酒、徐水宏、强健
醉倒龙山龟九子;
望穿梦泽水千秋。
评语
云骖皇帝“望穿”对“醉倒”,中补结构相对,工稳。“梦泽”对“龙山”,水对山,工稳。“水千秋”对“龟九子”,数量词相对,工整。平仄亦协调。梦泽即云梦泽,洞庭湖也,以水势浩瀚闻名。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下联妙用成语“望穿秋水”之意,言执着也。上联言余三定教授擅长喝酒,具有文武双全豪士风范,下联言其于事业执着,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亦心思细腻也。
依萍
醉倒龙山龟九子;
狂摇岸柳影千重。
评语
下联以写景立意,盖言饮酒时之环境,故上下联意境统一,平仄格律工稳。上下联意象都极壮美,意境开阔,气势奔放,体现了依萍老师惊人的想象力。醉酒者心狂,故其眼中柳亦狂,故其摇是“狂摇”。此狂摇的柳,盖即醉后摇晃之联中主人公的化身,亦偶醉后余三定教授之写照也。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余三定教授偶尔也会有醉酒之时,而美丽端庄的夫人朱平珍教授见状,会赶紧上前搀扶,这就是“满身柳影倩人扶”矣。
彭根生
醉倒龙山龟九子;
遥传梦泽水三湖。
评语
彭根生老师见上联写山,下联便写水,联意一致。平仄、词类对仗都工稳。梦泽即云梦泽,指“洞庭天下水”矣。联意盖谓,我今豪饮,龙山龟九子亦醉,请将此景象,“谣传梦泽水三湖”知晓。三湖即指南湖,位于岳阳市区南侧,是洞庭湖派生出来的自然湖泊,属国家级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之一;芭蕉湖位于岳阳市城北;东风湖位于岳阳市区洗马巷和得胜北路以东。三湖均属洞庭湖水系,岳阳市风景区。彭老师想象奇绝,意象壮美,友月交风,幕天席地,联中主人公,非李白而谁欤?此盖又以喻文武双全之余三定教授也。
唐君
其一
醉倒龙山龟九子;
闲来弄笔墨千章。
其二
醉倒龙山龟九子;
闲来虎岭鹤单只。
评语
【其一】唐君老师的下联对上联平仄相谐,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工整而妥帖。“闲来”对“醉倒”,“笔”对“山”,“墨”对“龟”,“千章”对“九子”,十分工稳。上联言豪饮,下联意畅书,意境协调,主题一致,大有“斗酒诗百篇”之气概,将余三定教授渊博的学识、横溢的才华一泻千里,挥洒纸上。美中不足是下联的“弄”系动词,而对应上联的名词“龙”,词性显然不同。若能再作推敲,不失为一则好的下联。
【其二】唐君老师的“闲来”对“醉倒”,“虎岭”对“龙山”,“鹤单只”对“龟九子”,平仄词类,都极工稳。龙虎精神,龟鹤延年,寓意非常好。“单只”对“九子”,很巧妙。一只仙鹤,盘旋虎岭,如苏轼《放鹤亭记》所云:“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是喻藏书楼伏案疾书之人欤?盖余三定教授也。
瑾汐
醉倒龙山龟九子;
忘怀凤阁媚姑娘。
评语
瑾汐老师的对句“忘怀凤阁媚姑娘”意境不错,上联是对酒当歌,如痴如醉,物我两忘。下联紧接着写即使是“凤阁”中婀娜多姿、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心上人也早已忘得无影无踪,真的是“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学问”。充分表达了余三定教授聚精会神、专注求学的执著精神,惜忘怀与醉倒,媚姑娘与龟九子对仗略有不工。且诗酒年华,汗牛充栋只为金屋藏娇似乎格调有些偏低。我这里吹毛求疵,贻笑大方也。
西窗
醉倒龙山龟九子;
痴迷书阁玉千篇。
评语
西窗老师的对句“痴迷书阁玉千篇”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与“酒”总是分不开的,也正因此,才诞生了诸如“曲水流觞”这种文人骚客诗酒唱酬的风月雅事。余三定教授即是这样的学者,在他的生活中,酒与学问不离不弃,酒与书籍形影相随,潜移默化,融为一体,成为其心中的一片圣地,不断地丰富着其精神生活。下联的“痴迷书阁玉千篇”,正是这样描述余三定教授非同凡响的境界的:先生深晓“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哲理,所以才会“痴迷书阁”不能自拔。全联对仗工整,格调高雅,不失为佳对。
星月
醉倒龙山龟九子;
倾情水榭阁三千。
评语
星月老师的对句诗情画意,生动形象,描绘出了江南水乡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楼阁台榭、如诗如画的景观,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而这正是余三定教授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动力源,充分彰显了余三定教授情注家乡、无私奉献的襟怀。不足之处是:“情”为名词,对上联动词“倒”略有不工。我又在寻瑕索瘢,敬请谅解!
白继鸿
醉倒龙山龟九子;
带红民宿梦千灯。
评语
白继鸿老师的对联平仄协调,词性和词组结构对仗都很工稳。下联立意,颇有新意,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宿,正当下大红大紫之事业也,发展旅游,富民强国,其功甚大。全联盖谓,余三定教授外出旅游,居于民宿,环境极好,主人豪爽,尽献美酒佳肴,余三定教授小醉,九子龟山亦醉;先生粉丝遍天下,好事传千里,游者纷至沓来,入夜灯光璀璨,火树银花,繁荣当地民宿、实现富裕之梦也。以“千灯”言“梦”,用笔灵动,颇见文心。而“红”,一指灯红,二指民宿生意火红,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妙!
车从人愿
醉倒龙山龟九子;
迷离光影月三潭。
评语
车从人愿老师的“迷离光影月三潭”,词性对仗工稳,格律基本相谐。反映了余三定教授醉迷学问、恍惚迷离的情状,宛如一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婉转有致、别具一格的中国风油画。用赞赏之意描绘了余教授偶尔醉酒之后长醉其中不愿醒、不拘绳墨的洒脱形象。联句似实却虚,似梦则真,曲折深婉,浓情厚韵,生动体现了余三定教授风流闲雅、豪迈酣畅的个性和本色。
白菲菲
醉倒龙山龟九子;
放空云水月三更。
评语
白菲菲老师的“放空”对“醉倒”,工稳;“月三更”对“龟九子”,巧妙。下联写景。和上联一样,想象丰富。盖言余三定教授在藏书楼电脑前打字撰文之时,正值静夜三更,月光皎洁、雪白、澄澈,大千世界,纤尘不染,甚至令人浑然感觉不到云和水的存在,故所谓“放空”。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是之谓也。
灵溪
醉倒龙山龟九子;
听来邕水韻千秋。
评语
灵溪老师的对联平仄协调,词类对仗工整。上联言山,下联言水,意境统一。上联言豪饮,下联言赏景,文人爱酒,更爱山水。“邕湖应有情一脉青山一脉水,明月诗无价也宜诗酒也宜仙”。南湖位于岳阳市城南,古称邕湖,盖言余三定教授与文友豪饮于龙山对岸,使九子神龟为之醉倒。复于邕水泛舟,在峰峦之间回叠,在碧波荡漾中交错,风光迤逦,波映山景,听邕水潺湲流淌之声,情趣盎然也。“韵千秋”对“龟九子”,工稳而巧妙。林则徐有联云:“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余三定教授,亦有此胸襟矣。
沧桑
醉倒龙山龟九子;
觉醒斑竹泪千行。
评语
沧桑老师的对联用古声韵,平仄协调,格律工稳。上联言醉倒,下联言“觉醒”,盖醉而入睡,睡而醒来也,故意境统一。岳阳君山斑竹,皆为洞庭之景。斑竹,传为舜之二妃娥皇女英泪水所染而成。舜南巡苍梧,死于九嶷山,二妃追至洞庭,泪染竹枝,点点尽斑,是为斑竹。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斑竹亦称湘妃竹,盖美湘妃之忠贞也。余三定教授爱国爱民,倾一腔心血于新中国文学评论事业,是亦忠贞也。
柳眉儿
醉倒龙山龟九子;
斟空玉盏泪千行。
评语
柳眉儿老师的对联平仄协调,语言优美。“斟空”对“醉倒”,“玉盏”对“龙山”,“泪千行”对“龟九子”,对仗极工。上下联盖为倒装。“斟空玉盏泪千行”,故“醉倒龙山龟九子”。“玉盏”者,酒杯也。“泪千行”者,酒也。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上下联兼婉约、豪放之美。余三定教授缘何如此多泪?如屈子所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乎?
常青之树
醉倒龙山龟九子;
赊来月色赋千篇。
评语
“赊来”对“醉倒”,“月色”对“龙山”,“赋千篇”对“龟九子”,格律工稳,对仗工整。常青之树老师的下联言酒后作诗,对上联言豪饮,文思泉涌,意境一致。“赊来”颇见诗心,当年李太白与曾为中书舍人的贾至游洞庭,写《游洞庭》五首,其二云:“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太白赊月色(借月光)而买酒,余三定教授则赊月色于藏书楼为他人撰序写评论也。
小园春光
醉倒龙山龟九子;
回来月殿影三人。
评语
小园春光老师的对联平仄协调,对仗极工。下联言余三定教授饮酒情形,盖暗用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意。畅饮之下,龟山九子为之酣醉,不知今夕何夕;酒醒回顾,月色满庭,唯月、我、影三人也。李白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而余三定教授文武双全,酒量自是不俗,若无李白豁达的胸怀,冲天的才气,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文艺论坛》和《湘江文艺》杂志执行主编王涘海老师为什么会在群里开公说:余三定教授的藏书楼天下闻名,在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领域他是开拓者,在文艺评论领域他又是湖南的一座高峰!
石头
醉倒龙山龟九子;
结成辽海鹤千缘。
评语
石头老师以“结成”对“醉倒”,“辽海”对“龙山”,“鹤千缘”对“龟九子”,对仗极工整,格律亦工稳。下联盖用丁令威化鹤典故,据说是陶渊明所著的《搜神后记》载:“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此联盖言余三定教授事业必有成也。“鹤千缘”,极言有仙缘,对“龟九子”,除了工稳而巧妙,更是有先见之明矣。
二元
醉倒龙山龟九子;
迎来银汉月三星。
评语
二元老师的下联用“迎来”对“醉倒”,中补结构相对,工稳;“银汉”对“龙山”,大气;“月三星”对“龟九子”,典雅而巧妙,平仄亦协调。盖言余三定教授虽已六十多岁了,但仍然深夜于藏书楼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眼睛累了,便推开窗户,翘首远观,银河之旁,月明星灿也。“三星”来自《诗经》。《诗·唐风·绸缪》:“三星在天。”毛传:“三星,参也。”是为参宿三星。参宿三星,三星相连成一线,我国民间称之为“福、禄、寿”三星。
倩倩
醉倒龙山龟九子;
飞来五柳凤三千。
评语
倩倩老师的词语典雅,立意高雅。“五柳”者,陶渊明所居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此以陶渊明所居喻余三定教授之家也。渊明栽柳引凤,犹三定教授立藏书楼引天下莘莘学子也。对联平仄协调,词类对仗亦工整。
汪永清
醉倒龙山龟九子;
滴干湘竹泪千行。
评语
汪永清老师“滴干”对“醉倒”,均为中补结构,工整。“湘竹”对“龙山”,均为偏正结构,工整。“泪千行”对“龟九子”,均为名词加数量词,亦工整,平仄亦协调。尧之二女,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也。舜南巡而死,葬于苍梧,二妃追至洞庭,泪染竹枝而成斑竹,投江而亡化为湘水之神。上联以豪饮赞扬三定教授之豪爽,下联则以热泪言其忠贞也。侠骨柔情,剑气箫心,此正是余三定教授之写照。“干”改为“残”为佳,“干”有“尽”意,“残”有“不尽”意,生命犹存,奋斗不止,则相思泪不尽,君不见李商隐《无题》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乎!
云小禅
醉倒龙山龟九子;
寻来凤岭月千年。
评语
云小禅老师的对句平仄协调,词类对仗极其工整。联写景,意境统一。盖余三定教授与同学饮酒之时,抬头,则一轮千年皓月,悬于碧空也。李太白《把酒问月》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子瞻《水调歌头》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时之余三定教授,亦当问月欤?“寻”改为“呼”,更佳,醉倒龙山,呼来明月,更见豪气干云。君不见李贺《秦王饮酒》云“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蒋怀平
醉倒龙山龟九子;
惊醒楚馆梦三更。
评语
蒋怀平老师联用古声韵,格律工稳。“惊醒”对“醉倒”,“楚馆”对“龙山”,“梦三更”对“龟九子”,词类和词组结构对仗极工。蒋老师一语成谶:今天是8月12日,即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正当月圆之夜。余三定教授大学同班同学有一个“月半酒邦”群,今晚正好是轮到我们报社的傅艳芬副总编请客。老同学在一起小聚,届时是否酒至夜深,酒酣耳热之际,把酒问月,惊醒楚馆客之三更梦也。然则其后如何?定是楚客寻声而来,同学们热情好客,“添酒回灯重开宴”矣——老猴借题发挥开玩笑也。
纳兰赊酒
醉倒龙山龟九子;
参空佛国界三千。
评语
纳兰赊酒老师的联用古声韵,“参空”对“醉倒”,“佛国”对“龙山”,“界三千”对“龟九子”,平仄协调,词类对仗极工。余三定教授因评论文学,对于宗教研究亦极有心得。佛教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是为一佛国之国土。陆游《冬日》云:“室中恰受一蒲团,也抵三千世界宽。”
徐水宏
醉倒龙山龟九子;
狂歌旧曲梦三回。
评语
对联以把酒狂歌立意。盖言余三定教授酒酣之时,则拔剑击柱,纵声高歌也。歌的是旧曲,引起几多回忆,心神为往事流连,故云“梦三回”也。李贺《开愁歌》:“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余三定教授著作等身、事业有成、蜚声海内外,非穷愁潦倒之李贺所能比也。对联平仄协调,对仗亦是工稳。
强健
醉倒龙山龟九子;
写残湘管歌五溪。
评语
上联言饮酒,下联言作诗,意境统一。盖言余三定教授小饮之后,则把笔作文,因才力奔放,五溪之歌,写残湘管矣。湘管者,湘中之笔也。“歌五溪”,盖为“五溪歌”之倒装,“歌”为名词。“五溪”者,指沅水支流巫水(雄溪)、渠水(满溪)、酉水(酉溪)、㵲水(潕溪)、辰水(辰溪)也,泛指沅水流域。“四水”,即湘、资、沅、澧也,八百里洞庭湖,四水入江烟波浩淼,此正余三定教授所居也。宋胡寅《和仁仲过五溪》:“沅水千年非旧波,英风元自振关河。”余三定教授之彩笔,得五溪滋润,故变幻无穷也。唯“五”字为仄,于联律不合,斟酌打磨更佳。
余少华,1999年底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晚报》停薪留职下海赴京,先后被聘为中央党校《中国市场经济报·领导与决策周刊 》主编;新华社《每日电讯·领导周刊社》社长;《中国城市新闻报》社长、总编辑、《国际市场经济报》社长。 主要成就: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476篇(首)。共有文学与新闻获奖证书66个。1998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余少华文集》5部(原计划出30部)。发表于报刊的新闻作品字数超过文学作品的三倍。同年小说集《将计就计》在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主办的“面向新世纪文化艺术创作研讨会”中获大赛一等奖。1999年小说集《暑热天,吃中饭时》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50年研讨会”中获得一等奖。
自嘲:36年前就加入了省作协,24年前就评了中级职称:编辑,滥竽充数,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作家、记者。可当初下放农村劳动,在供销社工作时,那个勤奋好学的文学青年,却慢慢成了麻将桌上的高手,三打哈的傻瓜,连开车、电脑,这些现代人的基本谋生活计都懒得学。当初,省文联与报社领导,曾电话告之,要我报送材料,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与高级记者的评选。可懒惰成性的猴子,人在北京,加上一切向钱看,竟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成了地地道道,冥顽不化,不思进取,66岁的老油条猴。
编辑:潘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