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园恰逢中华盛世,易俗喜迎110岁华诞。8月16日下午,商洛新时代秦民乐团“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戏曲展演活动,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新修露天戏台举行。持续展演了2场次,于17日晚圆满收官落下帷幕。






演出 在《花亭相会》、《状元媒》、《三回头》、《杨门女将》、拉开序幕,屈会莉,马桂英,朱苏霞《二进宫》、李明旋《祝福》、网络红人快乐潮爷的快板等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演出现场商洛新时代秦民乐团团长屈会莉,西安东城书画院副院长李明旋,吴建平向易俗社赠两幅书画作品祝贺易俗社110岁华诞。易俗社副社长在现场做了相关发言,对商洛戏曲高度评价,在演出到最后现场迎来了冀福记老师,他是秦腔界公认的专家名流,集编剧、表演、评论于一身,享誉西北乃至全国。他在现场为商洛新时代秦民乐团和商洛戏曲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和鼓励。他的到来和发言把演出现场带入了高潮。












整场戏曲展演活动紧紧围绕“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这条主线,从不同艺术视角激励各界群众奋进新征程、礼赞新时代,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演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演出人员用戏曲,快板表演,绽放秦人风采,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博得了满堂喝彩。不仅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表达了社区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迈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讴歌与祝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创办于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即1912年,迄今拥有一百一十年的历史,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其创始人李桐轩,孙仁玉先生等是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会员,因以“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为办社宗旨,故改名“易俗社”,是我国最早把戏曲训练、培养艺术人才、文化教育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的秦腔艺术团体,最著名的编创人员有:范紫东、孙仁玉、高培支等。作为中国戏曲移风易俗的一面旗帜,她经历了百余年的蹉跎岁月,跨越了一多个世纪的经典,所上演的一段段岁月诗画,使享有“中国多种戏曲的鼻祖”之称的秦腔被世人所熟知,使秦腔“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美誉传播四方。易俗社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是历史留给我们需要倍加珍视的宝贵遗产。

“都市头条---商洛头条"平台,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欢迎提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稿件,最有真知灼见的感悟文章,最具商业价值的传媒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