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吉魁,著名花鸟画家。1938年生于山西芮城。师承齐白石女弟子杨秀珍,专攻写意花鸟画数十载。作品熔诗情与画意为一炉,清新秀雅,神韵飘逸,气势恢宏,尤以栩栩生动的水族金鱼和极致的禽鸟为个人特色。多次应邀作为齐派传人赴海外到日本和美国等地讲学办展,弘扬中国花鸟画和齐派绘画艺术。现为山西省文史馆馆员,山西美协花鸟画艺委会顾问,山西中国画会顾问,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顾问。
为美国布里奇沃特大学艺术系特级荣誉教授,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出版有《杨吉魁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杨吉魁诗词》(北岳文艺出版社2016),《诗情画意:杨吉魁画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17),《杨吉魁写意花鸟画法》(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恩师永怀》(山西教育出版社2021)等专著。


初闻杨吉魁先生大名,缘起李文锦老师的一篇美文,文章以“吉祥•灵动•芬芳——杨吉魁花鸟册页赏读画作”为题,以真情、细腻的笔触简要介绍了齐派花鸟画家杨吉魁先生不矜不伐的人品气节,德厚流光的人格魅力。细细品读美文之余,心中时时泛起敬仰之情,心底总有一种冲动想早早拜会先生。
去年年末,确切地说是去年12月23日上午,在李文锦老师的引荐下,专程去先生的工作室拜见了仰慕许久的国画艺术家。此时,面对先生,忐忑的我竟然手足无措,提前备好的问候语早已九霄云外。语无伦次的我自知才疏学浅、胸无文墨,加之又非书画业内人士,对绘画艺术门道知之甚少,所以不知如何与先生交谈。幸好,李老师的风趣、熟络化解了尴尬,说笑间,我才放下拘束,细细打量了先生一番。虽是“80”后,但从挺直的身板、敏捷的思维、可掬的笑容、朴素的言语中,还是能强烈感受到先生的儒雅气息、文化底蕴、文人墨客的奕奕风采。活脱脱一幅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现实写真。



交谈中,得知先生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师从一代鸿儒、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姚老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清飒的书画风骨深深感染启迪着先生。大学四年中,在吮吸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先生又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致。在姚老的悉心传教点拨下,先生的绘画水平有了可圈可点的长足进步。或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亦或是术业有专攻,在提点教诲之余,姚老又将先生推荐到大师齐白石入室女弟子杨秀珍的门下,继而成为齐派绘画艺术与齐派精神的传承人。
长时间浸染在画之意境、笔之墨香中的先生,深得齐派画技之精髓并将之发扬光大。但在绘画艺术的求学路上,先生并没有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是博采众长、求新求变。先生先后师承姚奠中、杨秀珍、赵延绪、王绍尊、朱焰等书画大师,潜心研学、采撷各门派绘画技艺,丰厚敦实精进自身。并与陈笳咏、力群、董寿平、常书鸿等书画大家结为良师益友,互相纳谏,取长补短。最终,先生成为秉持齐派画魂,却又独树一帜,形成自然清新、气韵雄浑绘画风格的扛鼎大家。




交谈甚欢时,我暗暗思忖着,先生能否现场露一手,给我做一幅画,不敢奢望四平尺、六平尺,哪怕一小斗方都足以让我珍藏一生。或许是我求画之意难以掩饰,亦或许是先生看穿我的心切,主动提出给我画一幅牡丹,寓意“富贵长春”。此时的我,惊喜、惶恐交织一起难以书表。
说话间,先生起身迅速铺好宣纸,调好颜料,起笔作画。只见先生笔下时而粗狂、时而细腻、时而拖飞,泼、点、哚、擂、戳,摔、擦、揉、颤……先生墨法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已然炉火纯青,纵横捭阖,大有意到笔随,笔到情注,情到景现之大成。



凝神屏气欣赏间,一副浓淡相宜、干湿相间、晕染相衬、色彩相映、形神相随的牡丹画作已跃然纸上。仔细端详画作,正契合了书画家赵望进对先生的评价:杨吉魁画的牡丹、梅花、菊花、鸡鸭、松鹤等,笔墨技法十分考究。画牡丹色墨融汇,用笔泼辣洗炼,用墨浑厚华滋,放笔求神,挥洒自如。
之后,先生还赠送我一幅“雨中荷花”,画中娴熟的齐派技法,深厚的笔墨功力,都淋漓尽致得以精彩体现。赵望进点评为:用笔纵横挥洒,用墨鲜活透亮,节奏错落有致,格调雄浑壮美,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动人肺腑,以完美的艺术感染力发人深思。
一代鸿儒姚奠中曾赞誉先生为“中文系培养出来的国画艺术家”。先生不仅在诗、书、画、理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还是集诗、书、画、理为一体的大师级画家。除清新淡雅、灵动生趣的花鸟画之外,先生的行书、篆书也堪称韵味十足,绝非一般书家可比肩。





在往后的交往中,我对先生德爰礼智,才兼文雅的品性、品行有了逐步的了解。虽然木讷,不善言辞,但先生善良、和蔼、纯真、炽热、细腻、谦逊的人格魅力,超凡脱俗、卓然不群的才气,丰厚广博、学比山成的学识素养,驰而不息、日雕月琢的治学态度,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绘画操守让我更是敬重有加、仰止高山。
在此,真诚祝愿先生身体安康,生活安澜!期待先生的新作如雨后春笋,润泽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