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与清白》
——写在壬寅年槐花初绽之际
(外三首)
刘永学

《青白·清白》
这不是我头一年
关注槐花绽放在窗外,开花于大暑前后
它虽不像桃与杏,一前一后
闹热地绽放,几乎填满了整个春季
但它同样也是孟夏和仲夏之间
时光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转接或是承续
阒然的——几乎无人理会
更无人在它的树下
驻足观赏、赞誉
此时,仿佛只有夏风轻拂着
它的枝条,让一簇
又一簇初露端倪的青白的小花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生动中透露出一种圣洁与傲气
有如是一个个鲜活
且又灵动的词语
完美地转承或是描摹了
孟夏和仲夏之间
转瞬即逝,却又是紧密
衔接的那个罅隙

那一簇簇灿然的青白
悄然、滋盛
充塞、漫溢
如星子,反射着太阳的光跡
如雨滴,闪烁着
阳光的旖旎
站在窗子里的我
久久地注视着
冥想中,看到它们
在酷热中静静的
执著的,且又是带着某种
寓意的向大地
向尘世,撒落下
一粒又一粒
青白的槐米……
2022年8月2日
《青白与清白》
从花色里泛出
一抹抹青白,与尘世间所赞誉的
清白,是否存在关联
是不是一个隐喻
没有人会去揣拟
清风摇曳出花开花落
是有意还是无意
我在悄然盛开且又悄然飘落
一簇簇青白的花朵中
想到了做人做事
这是臆想中的自然而然
由此及彼,是我的
一个遐想或寄意
其实,所有生命的轮回
都不是回到了原点
初心——只是对初始的
一种执守
一种承续
无论谁都不再会是
过去时的
那个自己
清风摇曳的花朵
落英了,散落下一地槐米
也带走了——
青白带给我的一个
比拟,也许有人
会戏谑:此青白与彼清白
风马牛不相及
死拽、硬牵
这又何必?!
2022年8月3日
《无题》
春天眷顾着桃与杏
槐花——只能在孟夏和仲夏的
转换之间,悄然
绽放出了一抹又一抹青白
让节气间有了
一个顺其自然的
衔接、过度
春风只要吹拂过
一片长有桃树和杏树的林地
桃红与杏白
一前一后,就闹热地
渲染了周围的
天与地、风与景
真乃“桃杏
红争锦一机”
听说今天是大暑
炎热已盛,窗外槐花
默默地在骄阳中
绽蕊,在枝杈间
辉映着太阳的光迹
数只蹦蹦跳跳的
麻雀,与两只斑鸠
隔树对望——
“唧唧啾啾”应和着
“咕咕叽叽”
树下躲着一只猫咪
细瞅,它在觊觎
却佯装着环顾四周
仿若,它亦在
观赏和嗅闻
青白的槐米……
2022年8月4日
《一树槐花的飘零》
一树槐蕊开始飘零
那飘飘忽忽的落英随风撒落向大地
或是飘流向远方的过程
找不到任何理由滞留于仲夏
淹留于节令。即便青白
与清白谐音,含有
一种诗人臆想出的隐喻
但毕竟它比不过
光阴流走的迅疾,更比不过
光阴堆积出来的厚重
不是只言片语
仅凭主观想象就能拔高
就能成为箴言
让人铭记
落英只有回归于泥土
化腐朽为神奇
演化中,才会有
轮回,才会再生
想一路坎坷的人生
无数飘零陨落的无奈和叹息
不一定会像落英
想腐朽就腐朽
想再生就再生
这尘世,所有的飘零
常常不仅在眼里
更殇在了心中
2022年8月5日

作者:刘永学,系“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特邀作家,“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喜欢散文,诗歌,早年曾经有散文诗歌等见诸于报端,后倾心于篆刻,搁笔耕石多年,近年又开始诗歌散文的创作,且笔耕不辍。组诗《走进阿拉善》入选2017年7月由(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2016年选),并获优秀作品奖;2017年12月再度入选《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2017年选),并获作品二等奖。诗作被收入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文摘百强作家精品文集》。2018年8月诗作收入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作家精品文集》。2019年3月诗作收入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淡墨素笺》。有诗作先后刊发于《现代诗歌》、《北方诗歌》、《当代文摘》、《诗人思归》、《现代作家》、《心悦文摘》等十多家诗歌平台。诗观:诗歌就像夜空中的星河,诗者既是星空里的恒星或是星座,每当有一首诗在诗者的笔下诞生,星河中就会多了一颗星星闪烁。我愿做一颗穿透不同空气层的恒星,让星光熠熠,灿烂于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