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实:同学聚会
文/诗缘
2018年7月17日一大早,打开微信看见来自女同学孙美芳的一条信息,内容大意是明天晚上老三班同学小聚,地点九号桥毛鲁饭店。孙美芳是一位大大咧咧热心肠的人,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家里就是晚上停电停水也不会发愁的这么一个人。她这次亲自发起同学聚会煞费心机,既出钱又出力。说是为我归队接风,把久未谋面的同学聚在一起吃个饭,聊聊天。当天晚上,孙美芳又发微信我告知毛鲁饭店9号包厢,可见她的热心劲不亚于三伏天啊。
第二天下午5点,我不敢耽误准时下了班,当我骑着电动车沿着乌溪江塑胶小道,顾不上欣赏两岸风光,紧赶慢赶到了家,冲了凉水澡,换上了女儿今年春节给我买的名牌新T恤,标价一千多元,我一直舍不得穿,今天同学会上就趁机显摆展露一下。
当我匆匆忙忙来到九号桥毛鲁饭店二楼一推开包厢门,哇塞!好热闹,孙美芳说,“蒋水敏,大家就等你了。”“不好意思,我来迟了。”同时,女同学王秋炜和刘丽芳连忙热情起身让座,我赶忙向在座的同学点头招呼坐了下去。
坐下之后,我才定下神来,一一打量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大多数同学至今都在巨化,有的也经常碰到,有的难得一见,由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时间毕竟过去了四十五年,凭记忆我还能够大都叫得上来名字。今晚在座的从我右手边起依次是女同学刘丽芳、男同学周建潮、朱贵荣、杨凡、女同学丁跃仙、男同学卫林、王伟星、女同学孙美芳、孙爱光、周丽君、赵琴、赵桂芳、王秋炜、连我共十四位同学。我心里感觉有点很遗憾,一个班的同学只来了四分之一,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卢樟娣老师没有来。但愿有机会一定相聚。
我在相认在座的十三位同学叫名字的过程中,仍有三位女同学的名字记忆有出入,刘丽芳我记成刘美芳,这实在不应该,因刘丽芳是我们初中二班公认的“班花”,更何况又与我同桌过,实在荣幸的很。还有王秋炜,从幼儿园穿开裆裤就在一起一个班一直到小学到初中二年级才分班,我却记不得青梅竹马的王秋炜的全名了,秋炜同学,实在很抱歉。哦,再就是周丽君同学,那天晚宴散席至今我还是没有想起来我们是同班同学,如果不是同学聚会,我真的不知道我与你是十年寒窗的同班同学。毕竟分手时间久了,四十五年未在见面,人生有几个四十五年啊!感谢孙美芳同学,为创造这么个平台,组建同学微信群,召集这次晚宴聚会,让我们聚拢一起,畅谈孩提时代,学生时期的点点滴滴的往事,甚是开心的不得了。
四十五年了,弹指一挥间。当年的少男少女,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小顽童,如今已年过花甲,步入老年行列。当年一头乌黑的秀发,如今满头白发鬓鬓,稀稀疏疏。不管岁月如何飞逝,人还是当年的人,音容笑貌依在,同学之情还在。这就是同学的友情,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我们永远都忘不了。
晚宴之际,拼酒开始,席间频频杀出一匹“黑马”。举杯之前,我申明脂肪肝不能够喝酒,医生再三嘱咐。同学们也挺照顾让我喝红酒,我愉快的点头同意。我已经多时没有喝酒了,同学难得聚会,我一时高兴连喝了三杯,顿时满脸微微发红,一直红到脖子上,这种现象疑似酒精中毒,医学上是这么解释的,主要是体内缺少一种能够解酒的酶元素。期间,只见男同学周建潮刚开始还挺保守,到后来经不住几位女同学的频频碰杯,马上进行“反击”。烧酒一大口一下,想以此吓退女同学的热情之举。没有想到,更厉害的局面出现了。说时迟,那时快。群主女同学丁跃仙,不甘落后,端起满满一杯高度烧脖子一仰来了个杯子见底,惊动满座男女同学瞠目结舌,博得了同学们的刮目相看。经过几番轮战,男同学多少有点发毛,对女同学丁跃仙、王秋炜的酒量不敢小觑。反正我是认输了,五位男同学除了周建潮外其余的都不是她俩的对手,朱贵荣我看已经被灌的八九分醉了。
酒一喝高,晚宴高潮迭起,同学们有点忘乎所以,手舞足蹈,一个个回忆和畅谈起起同窗往事。什么暗恋了,情书了,瞎吹一气,玩笑开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座的同学王卫星是混得最有成就的一位,在巨化某公司当过党委书记,也是我们初中二班的佼佼者。还有女同学赵桂芳,与我同事,她也一直很出色,退休前是公司办公室主任,我们背后称呼她“马列主义老太婆”,这可是尊称。因赵主任工作特别认真,办事特别讲原则。就连我蒋水敏老同学找她办事亦是如此。不过,我喜欢叫她赵姐,她大我两个月,叫她赵姐,她也欣然接受。不过,既然我们是同学,就不去谈什么地位啊、财富啊,大家在一起就是缘分,做同学是缘分,做同事是缘分,今天聚会更是缘分。其它都不重要,重要的一个健康身体和愉快的心情。晚宴在座的同学中我最佩服的男同学周建潮,六十来岁的人,每天坚持游泳,据了解,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就来到望柯小学旁乌溪江开始畅游几千米,现在他又进一步挑战自己,游泳目标6千米超长距离。我与周建潮同学没法比,在我的游泳记录中最长距离也就5000米左右,从九龙湖大坝游到花果山一个来回,花了2个多小时。冬泳我已经坚持三年了,今年我还会继续。
晚宴一直持续了将近2个半小时,同学们酒足饭饱,聊兴正浓,此时,服务员端上来两份切成小块的西瓜水果盘,西瓜来到正是时候,我明知自己血糖偏高,加上喝了点红酒,感到有点口干舌燥,于是也不顾医生的叮咛,自己为自己解禁,一口气吃了好几块西瓜,特别的甜。在酒精的作用下,感觉有一种甜如初恋的味道。坐在我身边的王秋炜悄悄的对我说,这西瓜不是饭店送的,是孙美芳同学从家里带来的。我心想别看孙美芳大大咧咧,心还挺细的,不光自带水酒,就连水果都考虑全了,这顿晚宴安排的很周到,真的要好好感谢孙美芳一番,不枉同学一场。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三个小时下来,谁都没有起身离去的迹象。同学们畅所欲言,话题都是围绕着往事旧事,其中不乏关于知青下放的轶事。那个年代,巨化考高中因受名额限制只录取百分之五十。在座的同学有的只读了初中、有的继续读高中。初中、高中毕业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七十年代前期和中期,也都赶上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的未班车,巨化的知青大部分都选择到衢州周边的农村,最主要是离家近,回家探望父母亲也方便。通过大家交谈,我得知赵桂芳、刘丽芳、王伟星三位同学下放在一个知青点,还挺有故事。朱贵荣和孙美芳两位同学则下放到衢州闹桥公社知青点,丁跃先同学直接将户口转到老家东阳农村。(有一点我搞不明白,这些同学想当年处在这样的一个学习劳动和生活的环境中,加上既是十年寒窗的同学又是在同一个知青点共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知青咋就没有成功结成夫妻对呢?这是题外话。)
饭局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男同学杨凡,脑袋瓜长的像相声演员郭德纲似的,他的话也最多,幽默细胞特别活跃,一个举动一个笑话常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整个场面几乎由他掌控,据悉,1977年恢复高考,杨凡可是我们初二三班同学当中唯一考上的正牌大学生,学的专业是农业养殖方面的。不像我虽是本科,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但那只是中央党校函授业余的,与杨凡不在同一档次上。我记得在学校一起念书的那会,杨凡同学个头小,每次新学期开学,他总安排在靠前排就坐,我距杨凡有三个座位,每回看到杨凡听课的神色都很认真。放学回家我俩经常结伴而行,杨凡家与我家同住在一个区域,学校离家不远,走路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放学回家的路上要穿越一条原巨化毛主席语录塔(八十年代修改为喷水池,后又改造成大转盘)通往巨化医院这条马路,再进入一条林荫小道,杨凡家只须拐三个直角就到了,然后继续向前走,再拐两个直角就到了我家——巨化家属宿舍32幢(那是一幢六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直到90年代未才被拆迁,我与父母亲整整住了35年)。
饭桌上,我注意到一位自始至终说话不多,表现文静孙爱光同学,孙爱光在学校里也是比较文静的,毕业以后,我们之间也倒常见面,她有两个妹妹,大妹妹与我是高中的同班同学,小妹妹的婚姻还是由我牵线介绍成功的,男方是我一个单位共事的年轻技术员小李,如今他俩的孩子都工作了。周丽君同学,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一个班的同学,四十五年前的印象一点都没有,散席后我再三询问她,你是不是中途转过学,她说没有,我说让我回去好好想想,我一定会回想起来的,可是直到我落笔时还是没有想起来。我怀疑自己记忆出现了问题,会不会有点老年痴呆?
刘丽芳同学可是班里男同学公认的一朵“班花”,如今虽然年逾六十了,但美貌仍不减当年,只是体态有点发福。刘丽芳同学在学校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喜欢唱歌跳舞,尤其是金华婺剧唱的很有味道。参加工作进入巨化机械厂,也成为厂里的一名文艺骨干分子,巨化电影院的舞台上经常看到她的表演。她当了几十年的车工,业余时间发奋学习,拿到了大专文凭,自强不息是她的追求,经她自身的刻苦努力,后来她调到巨化电视台工作,直到退休。
当晚宴即将结束离席时,最后,不知是谁提议同学拍张集体合影时,大家齐声响应,于是,同学们纷纷起座,走到包厢中间的空位置,有的搬来椅子,有的将饭桌往里挪。我站在椅子背后,结果被女同学推搡到前面,说让男同学前面就坐,女同学全部立后,拍照片享受男子优先我这还是第一次,呵呵。
为了拍好合影照,让同学们一个都不能够少,热心肠孙美芳喊来了饭店服务员帮忙用手机拍照,服务员是一位小姑娘,在拍照过程中,同学们尽情发挥,做出各种怪异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大声呼喊“一、二、三,茄子!”当拍完集体照后,女同学热情不减,继续开始了三三两两,自由组合摆出各种POSE,最后临走下楼到了饭店柜台前还留下了合影,不会吧,是给毛鲁饭店做广告?
当晚我的微信里就转发来一幅幅最珍贵,最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它将记载了同学们四十五年再相遇的喜悦之情,它将珍藏在我的心中,陪伴我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完)

作者简介: 微名诗缘,姓名蒋水敏,中共党员,浙江桐庐人,本科,出生于1957年7月。中国化工作协会员、浙江巨化作协会员、巨化退休干部,目前返聘一家民营企业当顾问。业余爱好冬泳、健身,跳舞。发表新闻、诗词作品三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