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那年,正是革命运动轰轰烈烈的高潮,因为父亲被批斗,为了保护两个哥哥,舅舅早把他们接到了老家乡下,一年后,母亲也带着我回到她阔别已久的家乡,不久我被送到了奶奶家。
最喜欢奶奶家的小木楼,那是我童年最最欢快的地方。喜欢小木楼是因为喜欢它旁边那条清清的小溪,喜欢清清的小溪是因为溪里面游动的小鱼儿跟石板下躲着的小螃蟹。
小溪不过五米宽,溪的那头就是有名的雪峰山系大乘山,清清的溪水从山上流下来,流经奶奶的小木楼,然后径直流向不远处的小河里。早晨的溪水带着一股雾气,那雾气连着山里的晨雾一起悠悠地升腾,慢慢变成了浓浓的雾,不久,奶奶家的小木楼连同附近的村庄全被裹在了浓浓的晨雾里,初升的太阳穿透力不强,透过晨雾只射进几道光来,要想雾散得等到中午时分了。早起的村民三三两两来到小溪边,洗衣的,洗菜的,还有洗脸的,山里的小溪可比城里的自来水管强多了,衣裳在溪里三摆两摆的,看得我眼睛发直。
溪边有口小井,井里的水清澈透明,一眼望去,井底似乎触手可及,井底下还躺着奶奶当年出嫁时扔下的一块石头,那块石头见证着奶奶婚后的生活。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那栋小木楼估计是奶奶的嫁妆,因为周边的房屋都是奶奶娘家人所住。奶奶的小木楼位置最好,就在小溪边,奶奶的生活由此风生水起。夏天的时候,哥哥们便牵着我的手从小木楼里出来,走过两三米长的小石板路,下一个石板台阶就是小溪了,小溪里的鱼儿肥肥的,成群成群地游动,哥哥们都有他们的拿手好戏,拿个小漏勺轻轻地往鱼群里一舀,受惊的鱼儿浅起水花一下散了开去,却总有一条不自觉地进了哥哥们的漏勺,我开心地去抓鱼儿,无奈鱼儿太滑,我的手又太小,不小心又掉进了小溪里,看着到手的鱼儿溜走了,我急得哇哇大哭……
秋天的螃蟹最逗人喜爱,明明看见它在水里横着爬,等你悄悄走进它的时候,它哧溜一下子蹿到旁边的石板下去了,哥哥们才不会放过它呢,几个人一下把石板掀了起来:哇噻,不得了,石板下起码有五六个螃蟹瞪着小眼睛躲在那呢,哥哥告诉我:螃蟹可厉害了,稍不注意,就会被它的钳子死死钳住,甩也甩不掉,只有把手放进水里,螃蟹才会松开它的钳子。听哥哥们一说,我吓得躲在一边可不敢靠近。
因父母不舍,不到几个月我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再去奶奶家的小木楼已是十八年后……
回想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当数在奶奶家的日子,当数在小楼里居住的日子,当数在小溪边玩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