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为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农民工留守儿童和开展留守儿童研学课题调研工作,全面了解乡土文化及家乡变化,8月16日,萍乡市总工会权益部部长邓雪明与萍乡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易国华、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会长陈丽、协会妇联主席李佳霖,先后来到了赤山幕冲、武功山四合院、武功山地质博物馆、花涧里等实地走访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了赤山幕冲,村民积极配合政府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示范村,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生态宜居,植被覆盖茂盛,是天然的大自然氧吧。 在着力推进产乡融合、乡村一二三产业创新发展建设的同时,赤山镇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幕冲村的‘研学基地’就是探索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创新举措。通过‘旅游+教育’的运营模式,提供集教育性、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为一体的精品课程与人性化服务,受到了周边地区师生游客的广泛喜爱。”上栗县赤山镇工会主席李斌明介绍说。
今年上半年,基地进行了扩建改造,将周边村民闲置房屋改建成民宿,创造了将游客“引得来、留得住”的条件,并通过举办毕业营、周末营、小长假营、暑期夏令营等方式,吸引了周边地市5万余名师生前来研学旅行,为基地创造了500余万元营收。 调研组又来到武功山花涧里及地质博物馆。花涧里研学旅行基地总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4万平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研学、企业拓展,是赣湘地区研学旅行的最佳去处之一。 近年来,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做足山上、做活山下”的思路,围绕研学、教育、夜游、体验等多元业态发力,推进文旅融合、产旅融合等“旅游+”多种融合业态全面发展,形成老少皆宜、四季皆游、四时皆有的产品体系,全力推动生态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投入运营以来,该基地累计接待市内外研学团体共计8万余人次。 调研组到武功山地质博物馆、武功山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了解武功山地质知识和农产品的知识。武功山地质演化和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的地学意义及科学价值,地质构造在华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考证华南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的典型场所,以体现武功山地质演化、自然地理景观为主线,充分展示武功山生物的多样性、地质文化、民俗文化的特色。 调研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省规划课题《依托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开发留守学生“五蒲”研学课程的行动研究》要进一步打造挖掘乡土文化,加强对农民工留守儿童的乡土教育;建设美丽家乡,进一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探索新的思路。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