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高歌回北京
王业松
随着季节变化,我一年在三个地方居住:夏北京,冬海南,春秋两季在淮安。今年因疫情原因迟回北京一个月。
8月14日上午8时,我夫妇由故乡江苏淮安乘高铁列车回北京,这是一年一度的“候鸟”北飞。
回家的感觉真好,加上北京无疫情,心情更愉快。近4个多小时车程,眼睛和思绪都没有休息,可谓是一路高歌一路诗意,一路观感一路情。

一杯清茶喝到北京。进入列车后,冲泡了一杯自备的金骏眉,从淮安到徐州冲了第一泡,从徐州到济南冲了第二泡,从济南到北京冲了第三泡。
一本散文读到北京。离开淮安时,把王蒙的散文集《话里有画》放在旅行包里,唯恐忘记了。这是刚收到的出版部门寄赠给我的交流礼物。《话里有画》几十篇散文,我刚读了几篇就已经大有所获。《话里有画》中散文内容最大特点是哲理性强,引导性强。开卷有益,只要你读了总能给你以启示。如《太想赢的时候反而会输》,一看题目就让读者感到哲意浓浓。《“大”境界与“小”乐趣》,启示人们,“要善良仁爱”,既要有大境界,也要有小乐趣。作者在文中说,多伟大的人也应该享受普通人的乐趣,过普通人的生活。作者深恶痛绝地说:宁做恶人,也不做无趣的人,“尤其是,一想到一个无趣的人还有配偶,他的配偶将和这样的人共度一生,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一眼绿色看到北京。从淮安到北京一路满眼绿色,几乎无一尺裸露的黄土。玉米在扬花吐蕊,大豆的豆夹藏在绿叶底下在逐渐充实饱满,秧苗返青后在茁壮成长,争取在两个月后不枉大地的养育而献给主人农民的丰收。庄稼是大地的盛妆,树木是大地的发丝,村庄是镶嵌在大地上的宝石,河流是大地的血管,高压输电线是大地的经络。所有这些都来自于大地又美化了大地,丰富了大地。
一腔思绪想到北京,一路边看边读边思,激情满怀直到北京。真是人在车厢中,思绪千里外。

想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贵无价,绿水青山可以换到金山银山,而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
想到了劳动之美,美在创造财富。
想到了大地之美,美在奉献。人勤地不懒,人不负大地,大地也不负人。只要你肯付出,肯劳作,大地就不会懈怠。
想到了科学种田和农田水利的重要,它确保了连续十几年的丰收。现代科学技术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从种、管、收、打、储的全过程都是机械化,农民再也不用弯腰驼背,不用汗流浃背,不用镰刀和扛背。甚至,收割的粮食都不用进家入仓,在地头就可以卖掉。以粮变现的当代农民一身轻松。
想到国家重农、爱农、惠农政策。过去是种地完粮,天经地义,现在不但不完粮了,种地人还可以得到人民政府的补助。

想到了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全国近亿人口脱贫,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奇迹,树立了榜样。想到了民族要复兴,农村必振兴。只有农民富,国家才能强。国家的自信来自于人民的自信,人民的自信来自于国家的自信。
想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离不开大自然,所以,人应热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王蒙在《我的人生经验与惭愧》一文中作为人生经验介绍给读者说,“那就是热爱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人可以与大自然建立一种和谐,建立一种审美观照的愉悦,建立一种兴趣,建立一种求知求真的追求,建立一种有所畏惧的自我控制也有所仗恃的安全感”。作者王蒙说,“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人类的存在和尊严,珍惜人类的出发与归宿”。

我还由王蒙的《话里有画》想到了作家韩瑛为摄影家罗红摄影作品作的导读注释。韩瑛用点睛之笔把罗红的“画中有话”点破了,让读者更进一步,更深一层来阅读理解和欣赏罗红的作品,等于把罗红精心拍摄的照片镶了金边,锦上添花,多了一看,也等于在罗红作品前举着一盏亮灯,让读书看清看明照片的真谛。
思绪万千,所幸没有跑题。
”北京南站到了,请各位旅客带好行李抓紧下车“。听到了列车的广播,列车停了,我的思绪也停了。
2022年8月15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王业松,1934年出生于江苏泗阳,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公安部外事局、教育局任处、局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作家协会会长,出版王业松文集六卷,百度收藏。在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作品三千多篇,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散文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