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秋日
文/秋华
成熟,是它显赫的主题
在飞鸟的视线里
那一枚枫叶离别母体的去程
它有足够的悲悯加冕山河
扉页上是沉甸的谷物、桦木林
以及即将殆尽的夕照
城市广厦林立,天空被分割
一棵法国梧桐伫立巷口
有如一位晨曦中的老者,气宇轩昂
封底有所用意的遗址上,散落着
盲文,荻花,蜗牛壳
以亲善之名,裸陈在风尘中
雁阵远征,河水浩荡。冬天在迫近
一个璨然于天空的季节
检阅人间。在大雪纷飞之前
【解析】
秋华老师将秋日用诗意的文字表现出来,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秋天到来后,世界发生的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中,带给我们的感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成熟的季节,可以说“成熟”是它最“显赫的主题”,在这一季,用飞鸟的视线来观察,一枚枫叶离开大树,飘摇而去的过程,增添了它眼里河山的悲悯,之所以悲悯,是因为,这里的世界,已渐渐不适合于它的生存,寒凉的季节就要到来,在这段时间里,它们要想办法度过冬季,梦想与春天的再一次相逢。
秋华老师将秋日比喻成了一本书,在秋日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个季节很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信息,沉甸的谷物、黄叶飘落的桦木林,以及余晖殆尽的夕阳西下。
在城市里,广厦林立,高高的楼房,好似将广阔的天空分割成块。在秋的气息里,一棵有着城市印记的法国梧桐,伫立港口,“有如一位晨曦中的老者,气宇轩昂”。
书的封底就是梧桐树下的地面,这地面上,“有所用意的遗留着,散落着盲文、荻花、蜗牛壳”,这一切都与秋天有关,并且“以亲善之名,裸陈在风尘中”,这一句用拟人的手法,陈列了这些与秋日有关的事物。
大雁排成方阵,向南方远征,河水浩浩荡荡,带着秋日的微凉,冬天在一点一点接近,一个秋高气爽,给予天空璨然的季节,正来到人间,“在大雪纷飞之前”,让人翻检阅读这本秋日的书。
秋华老师,将秋日比作一本书,书写丰富的内容来讲述秋日真实的景象,将对秋天的感受,流露于笔端,诗意浓浓中,勾勒出秋天的画面。

【诗评人简介】王培培,笔名晴空之上,山东省济南市,作品散见《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新济阳》《时代作家》等纸媒。诗观:心灵深处的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