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字经-IMF/SDR调高人民币权重至12.28%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8月15日,光明网、财经网、经济日报消息,2022年8月1日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在其中的权重由此前10.92%上调至12.28%。此次人民币权重上调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信誉地位,也彰显出:国际风云突变趋势下,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提升。
SDR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与黄金、外汇等其他储备资产一起构成国际储备,也被IMF和一些国际机构作为记账单位。2016年10月1日,纳入人民币的SDR新货币篮子正式生效,包含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当时人民币权重为10.92%。今年5月,IMF执董会完成了5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定值审查,将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上调至12.28%,仍保持第三位;并于2022年8月正式生效。
综合财经媒体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上调人民币权重是五年一次的重大事件。其中IMF对SDR的定值审查指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出口,即某个国家或地区在考察期货物和服务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二是该货币可自由使用,即在国际交易支付中被广泛使用和在主要外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实践中,主要通过货币在官方储备中占比、在外汇交易中占比以及在国际债务证券和国际银行业负债中的占比来衡量。近5年来,人民币在出口、官方储备、外汇交易等方面的占比明显提升。中国出口占比从5年前的10.5%上升至12%。官方储备占比方面,人民币占比从2017年的1.2%上升至2022年一季度的2.88%。外汇交易占比方面,人民币外汇交易量的占比从2016年的2.0%上升至2019年的2.2%,为全球第八位。
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提升,得益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过去几年,尽管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 应链以及国际贸易活动都造成很大冲击,但中国克服疫情等影响,出口规模持续保持稳步增长,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红利。
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提升,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近年来,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可投资资产种类不断丰富,投资程序不断简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境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为10.1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债券规模均为3.6万亿元,分别是2016年末的5.5倍和4.3倍。与此同时,更多经济体将人民币作为其官方储备货币,境内外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实现稳步增长。
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提升,有利于提升各国金融机构对人民币的认可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接下来,人民币国际化仍要着眼长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相伴同行,接下来,我国仍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对标国际高标准,推动形成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更高水平开放,实现系统性、制度性开放。同时,进一步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便利的环境。

为此,8月1日,IMF调高人民币在SDR(特别提款权)权重至12.28%举措正式生效,引发了国际金融界的普遍观注。
“这意味着海外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将在外汇储备里增加相应的人民币资产,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在美元加息周期下保持平稳波动态势。”一位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资产配置部主管向记者透露。5月中旬IMF宣布调高人民币在SDR权重起,人民币汇率无论波动性,还是平稳走势均优于其他非美货币。尤其是美元指数此前触及109.39期间,欧元日元分别跌至过去20年以来最低点,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在6.72-6.78之间窄幅波动,呈现较高的抗跌性。
据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过去两个月,境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跌幅仅有约1.2%,远远低于多数新兴市场货币与发达国家货币。
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则指出,IMF调高人民币在SDR(特别提款权)权重举措生效的更重要意义,是海外央行将更多人民币资产纳入储备资产,有效对冲此前海外套利资本减持人民币债券的负面冲击,令海外资本更难炒作资本流出概念沽空人民币汇率套利。
笔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上调人民币权重,标志着人民币的作为国际性货币的信誉提升;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又迈出坚实的一步。特赋《金字经》为评为纪。
雨润春笋竹,
涧盈秋喷泉。
储备花蓝增语权。
磐。
压舱币挺坚。
风云变。
信誉中国钱。
2022年8月1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