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莲花
作者 蓝诺
朗诵 安丽茹
古往今来,赞美莲花的诗文不胜枚举,我喜欢周敦颐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字干净,寓意深远,可谓是英雄相惜-- 莲,花之君子;诗,文中雅士。
有人考证《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着非凡的禅境,不知是先生读懂了莲花,还是莲花启迪了作者,以至于周敦颐在多年以后,携带一朵莲花,归隐佛教圣地庐山。
莲,即使身处淤泥,也要将一支无染的莲花高高举起,这就是佛家的一渡吧。佛教与莲花的缘分还不仅如此。
佛陀布道的座位称“莲花座”,相应的坐姿叫“莲花坐姿”,相应的手势叫“莲花指”,佛教的净土宗,也成为“莲宗”,佛祖释迦牟尼所说的极乐世界到处都是莲花,也称莲花世界。影视剧中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总是踏着莲花而来,普度众生救苦救难……

许是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条从於泥里穿越水面静静伫立富有生命力的直线,贯通天地人间,使得莲花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
传说太上老君,一出世就能行走,一步一朵莲花,共成九朵,妙曼的莲花,在脚下绽放,本身就充满传奇的色彩。还有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手中的法器就是莲花,据说能呼风唤雨,变化万千。
动画片里的哪吒,更是让莲花增添了玄秘的色彩,面对外敌逼迫,不舍得父母为难,哪吒拔剑自刎。直到丹顶鹤把哪吒的魂魄放到莲花中,经过仙人的点化,哪吒从缓缓开放的莲花中站起来获得新生,那一刻,我们内心正义的情结才得以宽慰。

我欣赏莲花的生存姿态,即可以连天蔽日万顷碧波,也能够安居斗室,浮在缸面水塘;即可以在江南疯长,也可能够在塞北安家;既可以捧上香甜的莲子,又能够蕴藏极苦的莲心;即可以并蒂盛开,又能够亭亭独立;既可以入诗入画,悦纳千载的盛誉,也能够“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在黑夜与黎明之间,把一朵花静静地展开。
莲花不语,清风自来。将一朵花开成小家碧玉,任由整片荷塘辽阔成苍苍茫茫。莲花无约,百花盛开,在争奇斗艳的时候,定格世间的一份静美。
莲花,让花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花落,却要用手指把莲子一个个拨出来,于生命的开始,期待又一次花开……
朗读:安丽茹,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曾经下过乡,铁路部门退休。本人喜欢看书学习,尤其喜欢文学作品,热爱朗诵、唱歌和音乐,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会员,现从师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语言艺术高级教师、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王建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