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地思无邪,当下即神仙 555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大道至简,万思归真。“思无邪”是儒家提出的一种高尚美好的思想境界,心地无邪,莫忆旧怨,莫寄情恩,活好当下,即为神仙。生命不是就寝觅食,而是灵魂的觉悟通达,而觉悟中又会认识到生命是由“当下”组成的永恒的“轮回”过程,一点一滴的“当下”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无爱无恨,缘聚缘散。活在当下就是要忘记时间,忘记空间,对眼前的生命截断,悠然享之,不阻其行,无拒其受,莫绝其情,逍遥自在,道法自然。人类的所有思思与行为,若从广义上讲,不过两种表现形式,即小我与大我、小私与大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为自己着想就是“小我之私”,反之就是“天下大公”,而儒家思想中的“天下大公”其实就是“老吾老难及人之老,幼吾幼难及人之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而推己及人的泛爱思想的抽象与升化。

氤氲冥冥,时思时行,江河滚滚,善恶浊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孤独地走在天命为人类早已设计的荷衢大道上,降生在哪?我们无权选择,然而孤单行影之中如何自律运行却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这就是命由天定,运随己行。《中庸》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云:“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俨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故君子必慎独也”。天命孤独而来,孤独而去,有缘则携,缘尽则分。人生就是修行,是寡修还是共修,全凭缘分。是故古圣先贤教育人们处处要谨言慎行,谨之又谨,慎之又慎,通过修心养性,思想升华,将自己从凡夫俗子修炼为谦谦君子,从而凭着本身的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不违良心信念、做人原则,处处闪耀着善的光芒。“思无邪,行无恶”,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也是评定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还是对自我约束的一个极限挑战。
“思无邪”这是古代“君子”修行的真实写照!然而有的人在大众前表现为品格高尚道德模范之人,而私下却放纵自己无法无天,用双重标准来书写人生。“思无邪”就是独处时无邪念孳生,这要求个人品德和自制能力高度完善,不管公开还是独处都未出现丝毫的变化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义礼智信”等古典价值观,以道义为上,而西方利益价值追求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已然成为当代人的座佑铬!”道义型“价值观与“利益型”价值观孰将主宰未来人类的文化价值方向?众所周知,显而易见,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东方文明正在复兴,中国文化正在影响世界!
曾国藩曾经总结出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下了著名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人应顺应四季之律,昼夜之变,让生命的物钟伴随你起床、锻练、餐食、工作、读书、睡眠,让每一个当下真实在途,生机勃勃又活灵活现。生命如轮,当下如始,过去属于历史,未来属于理想,惟独“当下”组成了生命的点滴。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呼一息的“当下”,一息尚存生命便在,一气吐尽生已命绝。生命是一个运动着的永不停息过程,像大海的浪涛,前赴后继,滚滚向前。而人就活在生命的当下,不管是风头浪尖,还是浪下的低谷,当下才是生命最好的存在状态。禅宗是对宇宙万义高度浓缩后简曰:活在当下!不悔恨过去,不憧憬未来,不恐惧现在,努力把握住眼前的春夏秋冬之现色,或耕或长或收或藏。春天的当下,只是埋头播种,不问秋果稻香,夏天的当下,只管剪枝施肥,不问冬雪寒藏。人当深知每时每刻都是一个“当下”,一分一秒构筑生命“点滴”。过去的已属于历史,未来的尚处于明天,只有当下的生命真谛由自己读取!当下是一种生命感受,快乐来自当下,痛苦来自当下,成功来自当下,失落亦来自当下,而超越一切五蕴之受便是生命的解脱,所以“当下”既是情感的牢笼,也是精神解脱的桥梁。

美国著名总统林肯曾讲过:“我没有计划,我的指导法则就是今天着手进行的事情,绝不拖延到明天去办。”而多少人把享乐留在当下,把困难、把麻烦、把问题、把一件一件的当下事务积渊成海推给明天后天乃至子孙后人。这些本该当下完成的事情却一点一滴地堆积到未来路上,积土成山,滚雪成球,终日碌碌,毫无头绪,变成了我们生命路上的精神负担。如何处理好当下,体现出生命的智慧。纵然你有辉煌的历史,毕竟己经过去,纵然设计了美好的未来,毕竟尚未实现。不用更多的语言去辩白,用实际行动去珍惜每一个“当下”,因为心中无邪思,当下即神仙。
“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公告
昼往夜来入阑珊,骚人墨客载文船。当仁莫让擂台上,何教金榜错华年。踏着文化自信的金鼓齐鸣,迎着文化复兴的阵阵春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一、征文种类: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奖项设置: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的投稿
[图片]
微信:yangrrong123邮箱:1628586637@qq.com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2月29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