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楼,地处湖北省武汉市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武汉市的地标建筑,自古有“天下绝境”之美誉。黄鹤楼每天接待数以万计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周智敏作为黄鹤楼的一名志愿者,已经坚持6年为游客讲解黄鹤楼的诗词。自2017年以来,周智敏在黄鹤楼上岗185次,讲解时长591.5小时,累计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一)
周智敏对黄鹤楼有着深厚的情怀。他曾在黄鹤楼下的武汉市武昌首义中学读书,从小听着黄鹤楼的故事长大,背得出黄鹤楼的一些诗词,记得黄鹤楼的一些典故。
2016年10月,黄鹤楼公园管理处为了更好地传播黄鹤楼诗词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招募组建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团队,周智敏闻讯迫不及待地报了名,经过面试,以扎实的文化与诗词功底成为了一名黄鹤楼诗词讲解员。他说,能在自己的家乡,向中外游客介绍武汉人引以为豪的黄鹤楼,是一种莫大的自豪和荣幸。
为了提高黄鹤楼诗词讲解水平,周智敏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他反复阅读借来的《黄鹤楼诗词300首》、《黄鹤楼设计记事》、《黄鹤楼传说》、《黄鹤楼史话》等书籍,还购买了《历代名人咏武汉》、《武汉黄鹤楼的故事》等书籍,还多次到湖北省图书馆查阅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周智敏还听取专家专题讲座,带着问题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和同组的志愿者们讨论,做好笔记。他还虚心向中国好人、荆楚楷模、最美志愿者、黄鹤楼金牌讲解志愿者胡昇老师学习,他们俩都是青山区钢都花园“云学院”的理论宣讲员,同时又都是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当胡昇老师得知周智敏想读新版的《黄鹤楼志》时,主动将自己的《黄鹤楼志》借给他长期阅读。周智敏对此爱不释手,每天睡前都要看一会。他决心向胡昇老师那样,做一名黄鹤楼金牌讲解员,当一名传播文化的志愿者。
周智敏每次乘坐公交车从青山钢都花园到黄鹤楼的途中,都阅读有关黄鹤楼的书籍。
(二)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智敏向游客讲起黄鹤楼的诗词、黄鹤楼的人文历史和典故来,都会简明扼要地娓娓道来。
从2017年4月份起,周智敏每周四都来到黄鹤楼,轮流在毛泽东词亭、搁笔亭、岳飞广场、黄鹤楼主楼等几个诗词讲解点,为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讲解,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解风格:既能声情并茂地吟诗诵词,精讲黄鹤楼诗词的背景及典故,数说黄鹤楼的历史文化知识,细聊黄鹤楼神话传说,还能即兴发挥,高歌一曲,在岳飞广场唱一首岳飞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在毛泽东词亭唱一首毛主席诗词《菩萨蛮·黄鹤楼》,在搁笔亭唱一首崔颖题诗《黄鹤楼》,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成为最受欢迎的黄鹤楼诗词讲解员之一。
自2017年以来,周智敏在黄鹤楼上岗185次,讲解时长591.5小时,累计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三)
我曾经跟踪采访周智敏一个志愿工作日,在毛泽东词亭,他用笑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遍又一遍地给游客们讲述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讲述伟人与武汉、与黄鹤楼的情结。他看到数十位游客听得意犹未尽,便用男中音唱起了这首词,高亢激昂的旋律回荡在林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游客。大家报以由衷的掌声。
周智敏的黄鹤楼诗词讲解给众多游客留下良好印象,他们在留言本上写下了数百条赞扬的语言。其中一位大学老师听完周智敏的讲解,在留言本上写道:“你是民间大使,传递着中华文化的魅力;你是文化使者,书写着江城的青春美丽;你是时代的歌者,歌唱豪迈的时代之音;你是助人为乐的大哥,温暖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周智敏说,被游客点赞是进一步做好讲解的动力。有几名听过周智敏讲解的游客,再游黄鹤楼时带着家人或朋友,到处打听那个“会唱歌的诗词讲解员”。有一位听过周智敏讲解过的广东游客,第二年夏季带着家人来到黄鹤楼,正巧周智敏在黄鹤楼值日,广东游客又请周智敏给他的家人讲解了黄鹤楼的人文历史和诗词,并留下了温馨的合影。
(四)
周智敏的黄鹤楼诗词讲解还走进图书馆、走进大学校园。
2019年8月21日,周智敏受邀在青山区图书馆宣讲了《诗词中的黄鹤楼故事》,他就像一名优秀的导游,通过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给小学生们讲解了黄鹤楼的名人趣事、历史文化和典故出处,让他们感受到武汉的美、祖国山河的美。
周智敏还走进湖北大学“绿色讲坛学术报告会”,受邀给资源环境学院师生作了《黄鹤楼与城市文化》的演讲,他从孙权筑楼、崔颢题诗、李白闻笛、岳飞抗金、到黄鹤归来、天下江山第一楼、敢为人先、武汉每天不一样等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充满激情的演讲,不仅从诗歌角度诠释黄鹤楼文化,而且结合武汉历史发展分析解读以黄鹤楼为中心所构成的城市文化空间等,获得师生的良好反映。
(五)
自从担任黄鹤楼诗词讲解员几年来,每次志愿服务后,周智敏都要有感而发,创作一首与黄鹤楼有关的诗词。民间团体“黄鹤诗社”的社长对他的“每日一诗赞黄鹤”十分欣赏,称赞他“千古黄鹤楼,最爱是春风(周智敏的微信名)”。
目前,周智敏的最大心愿是在纪念黄鹤楼建楼1800年之际,写出1800首有关黄鹤楼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