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心声
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诗词是凝固的旋律、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诗人用情怀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诗词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对诗词的再创作的真情流露,是用心仔细品味作品后,通过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的旋律、真挚饱满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和艺术美感,不仅能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能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云超天
追忆秦中吟先生
沈华维
诗树崔巍挺朔方,秦公亲植散阴凉。
布衣还俗勤擎火,个性飞扬凭主张。
心洁如山云带雨,身清似月草生香。
而今已是芳洲绿,难得前人拓大荒。
咏荷花
张美玲
含露芙渠卧水塘,天生丽质溢清香。
春时尽待百花绽,夏至幽怀碧潋扬。
不染尘泥皆自爱,犹披风雨但何妨。
朝迎逸客抒情致,暮送佳人赋雅章。
夜梦军校同窗(通韵)
李修伟
夜梦同窗聚故乡,军姿威武意飞扬。
冬晨操练寒风烈,夏夜巡逻暴雨狂。
酒奠英魂担使命,书捎父母寄功章。
自豪最是同连友,喜讯频传挑大梁。
(注:同连,同一个学员连队)
喜迎党的二十大(新韵)
王德祥
红船立党起春潮,锻造镰锤旷世飚。
志秉初心酬夙愿,胸怀远志有情操。
喜看航母巡海域,遥控神舟览云霄。
筑梦欣逢二十大,中华瞩目逞英豪。
致敬张桂梅
郭佑
奔赴山区为女生,集资捐款办高中。
蜡梅傲雪随春绽,玉桂临霜带雨荣。
不改初衷居陋室,长施大爱育精英。
苍颜病体终酬愿,愿作朝辉绣彩虹。
避大暑
张大德
炙烤煎熬似火炀,数天计日盼寒霜。
鸟偎簇叶垂枝下,蝶恋丛林露草长。
寻觅树荫遮大暑,等闲暮雨纳清凉。
若还不觉宜人悦,欲入黄河避热伤。
七夕有感以示家妻
魏世东
光阴未觉逝匆匆,牛女重逢诉隐衷。
兰夜掌灯轻笑语,佳人折桂自蟾宫。
尝闻天上愁横水,且看凡间气贯虹。
结发相亲琴瑟好,家贫莞尔不言中。
(注:佳人折桂自蟾宫:指家妻在某考试中顺利上榜。)
红军长征翻越最后一座高山
张耀堂
六盘穿越峰高耸,云断长空旅雁啼。
万里征途当好汉,三军巧计过闲蹊。
枪声战马沙场会,将士金戈敌阵犁。
民族和谐团结紧,畅谈长夜月儿低。
子弟兵
李凤云
工农子弟舞长缨,劈地开天赤帜擎。
战乱硝烟人壮烈,维和岁月志坚贞。
冰川雪域韶华奉,铁马金戈鬼魅惊。
救险为民忘生死,丹心碧血铸长城。
早遊山岭
郑国江
雨罢天青山亦清,朝遊岭上好怡情。
四周树色随风至,一路蝉歌作伴行。
欢乐滿心神爽快,飞浮兩脚力充盈。
虽云年近廉颇老,尚可攀登似后生。
黄鹤楼抒怀
雍秀慧
笔走龙蛇黄鹤楼,思来黄鹤感春秋。
青冥淡淡一场梦,碧水汤汤万古愁。
乘兴携琴天上拨,忘机载酒世间游。
俗尘弹去孑身去,梦与韶华共白头。
壬寅暑中银川文化城与众诗友相聚
沈华维
浸在乡情里,因诗自结缘。
楼群依岸北,酒肆坐城南。
草吐峥嵘气,莺鸣肺腑言。
黄河堪润笔,踔厉煥新篇。
咏北塔湖
杨波
一方湖水四周楼,塔影波光放眼收。
柳径行人多惬意,野鸥展翅亮歌喉。
鹊桥仙•叹情
丁文卿
琼楼玉阁,娇桃艳李,袅袅清香满路。兰亭柳岸小桥头,便是那、红尘深处。
悲欢爱恨,缠绵悱恻,聚散分离忍顾。世人常愿为情生,自古却、痴心天妒。
水调歌头•七夕感怀
邓建伟
鹊桥连野渡,仙女落凡尘。千年神话,催泪多少有情人。自古寒门穷短,期盼鬼仙狐妹,梦里幻非真。凄凉感天地,邂逅美无伦。
败风俗,颠荣辱,醉沉沦。薄情寡义,非富拒嫁赌青春。不笑红灯绿酒,单耻循规蹈矩,儿戏演婚姻。敢问风流女,何以对夫君。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介绍】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时白居易四十五岁。
《琵琶行》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姑且听之……

主办:宁夏银川黄河诗词学会
总编:张美玲
主编:余丽萍 赵云超
副主编、编审:张青
本期作者:沈华维 张美玲 李修伟 王德祥 郭佑 张大德 魏世东 张耀堂 李凤云 郑国江 雍秀慧 杨波 丁文卿 邓建伟
本期朗诵:张宝莲 何玉华 陈银兰 夏丽 丁建华 谢传明 张淑华
本期制作:张淑华
作品来源:选自黄河诗词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