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师 宴 之 遐 想
苟平刚/甘肃
秋至,凝眸处,青翠欲滴的山林、草木、庄稼,青中透黄、黄中有绿泛起了淡淡的初秋景象。是啊!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年年岁岁有今时,渺小或伟大亦不能左右季节之更替,岁月之轮回。

如火如荼的骄阳没有一丝丝疲倦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了。生长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和赖以生存的土地,波澜不惊地过着行云流水般的生活惬意而美好。苦乐参半的光阴中,黄土地贫瘠或肥沃、干旱少雨或雨多成灾,丰硕亦或歉收都牵紧了辛勤耕耘的乡民们的心......
开学在即的日子里,相信很多地方的谢师宴,正如火如荼地你方唱罢我登台了。师恩难忘,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们也享受着莘莘学子们的敬爱之情,尊师重道,历史悠久,历来就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
八月的日头越发滚烫,那些一举夺魁或名落孙山的考生们,备受煎熬,做着人生的各种抉择,是继续复读东山再起,还是另谋出路,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则喜讯长了翅膀似的不胫而走,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顿时沸腾了,于是乎庄前屋后、村里村外、塬上川里,树荫下纳凉闲聊的人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仿佛在说着自家的孩子,言谈中流露出了无上荣光和自豪,还有那个出生于寒门的小姑娘和她的家人一夜之间无人不知,又该是何等的激动和开心?
谢师宴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提上了日程。一个极其普通的一天,酒店里人头攒动,人们喜笑颜开,幸福快乐的旋律荡漾在高朋满座的宴席之中。窗外,礼炮齐鸣,路人驻足不前,分享着彼此的喜悦,投来羡慕的眼神。谢师宴徐徐拉开了帷幕,阳光帅气的男同学热情洋溢、绘声绘色地主持着宴会;曾经的老校长激动地宣读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录取书,人们屏息聆听;睿智、儒雅、随和的班主任简短、精彩的发言不时地被如潮的掌声淹没;亲人代表朴实无华的发言、美好的祝福如一泓山泉,缓缓地流进了人们的心中;其间同学代表也不乏精彩演说:她给我们述说着秀气聪慧的小姑娘,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同窗之情溢于言表,说到她一心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精神泪花飞溅,今天能够金榜题名的她非一朝一夕之功;故乡的亲人们为她披红挂花,高光时刻鲜花、掌声喝彩声雷动不息,在她发表升学感言时,几度哽咽,这一切对于大山里的孩子而言,一路走来何其不易啊!
那些不辞辛苦的父老乡亲们百忙之中,从南北川道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从东西大塬上风尘仆仆赶来捧场,只是为了一睹谢师宴的盛况,只是为了沾染一些她们的洋洋喜气,只是为了上一堂生动的课,或者还可以收获些什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激动人心的时刻成了记忆。但那份沉甸甸的喜悦和幸福,仍在心中激荡。每年一度的高考、数以万计的考生,以自己最好的姿态迎难而上,挑战着自己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回首过往乡间的小路上,他们瘦小的身影越走越远。匆匆忙忙的步履铿锵有力;书山学海中他们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埋首苦读的那些岁月里,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亦自往复。因为少年追逐梦想的信念愈挫愈勇,轮回叠加的日子里,他们从无懈怠之心......

黄土高原上的风,不知吹拂了多少年,就像脚下的九龙河,不知流经了多少岁月和路程,而他们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还有可亲可敬的乡民们,从古至今,他们一辈辈一代代遵循着耕读传家,向往着书香门第的殊荣,而对于走出黄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素有敬仰之心。因此父辈们就从小就寄希望与儿孙们,希望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现状。比如我的父母,对于我们的期望也是殷殷切切,可不争气的我们,竟无一人能够成为他们的骄傲,出人头地、鱼跃龙门。至今不得不从事着他老人家未尽的事业,肩负着守林看山之职责。如今细细想来,愧疚难安。
宜人的秋色惊艳了世界。绿荫下的村庄、河流、蜿蜒着的小径、零零散散的粉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花、在亮晃晃的日头下放飞着自我。各种饱满的硕果,或随风摇曳、或如孕妇般大腹便便,又如千百双明亮的眸子凝视着这个多情的人间,和我一起静候着秋雨的洗礼和滋润。
醉人的金秋,收获着希望和幸福。路上的人们或即将踏上征程的学子们,无论固守天真,还是臻于圆熟,只要源自于内心里的澄澈,必将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幸福。经年之后,路上的我们、他们不妨回眸那些浑浊的目光、走远的背影;看看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想想那些清风明月、晨曦黄昏之时的美好,还有我们深深眷恋着的黄土地......

作者简介:苟平刚,甘肃省宁县人,网名陇上林海,笔名山魂,出生于1976年7月。从小酷爱文学,虽然碌碌无为,依然在坚持写作,近年在公众号平台和《九天文学》期刊发表百篇作品,有一半作品被读者推荐上了红榜和精华榜,网红作者之一。现在从事林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