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记》
文/靳肖 壬寅浅秋


虽然忘记了很多,但差不多的人都不会忘记随缘;虽然记忆不会缺失,但率性却无几人践行。
浅秋,绿依然,花依然,热更是依然。昨晚,回老家住的时间恰当,于是我携全家人回村,一来是让我的老娘看看久违的曾孙,二是咱也过一把住接地气的老房子的瘾。傍晚时分,我们满载着从小县城家里家伙什儿,包括吃的、喝的、该换洗的床单被罩等,车的后备箱装的满满的,就连副驾上也摞着孙宝宝心爱的鸡笼鸟笼,真格是:琳琅满目举家迁徙啊!
一路上,车不少,我觉得是上县的车多,个顶个的风尘仆仆,心想,他们一定是去县城上档次的去消费了,或带着家人,或随着朋友,或唱一出欢心的幽会大戏吧,总之,人来人往,车流穿梭,大家在如此炎热的季节里还是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回村的也有,但不多,我觉得主要原因家里有牵挂、留恋脚下的土地、还有避开城里的喧嚣和消费不起的自己!其实,所谓的老家,离县城并不远,车程也就二十多分钟。回家的路上,车的窗户一直关着,热是一个原因,尘土粉尘太多也是一个原因,但我们并不是不想看沿路的风景,而是因为无奈,才把自己关进了笼子里。到村子里了,隔着窗子,我看到了不少的光着膀子,甚至不穿上衣,穿着拖鞋在大街上溜达的大小伙老大爷,虽然老热的,但村人还是永远静不下来的,村里广场上的音乐早已荡起来了,劲舞,我按下升降键,打开了车窗,广场上的“火车队“已经摇起来了,好是奔放!好个热闹!我没有过去那种爱凑热闹的心思,稍稍眺望后就直接回到了家门口。家门口的路原来有8米宽,在村里街道算得上是比较宽敞的,一个多月了,因为有上面的水利项目在村里落地,把原来好好的街道路的两侧各破坏了约50公分,且路的两旁都开着约摸40到50公分的深、40公分以上宽的沟,各家各户的门口都横七竖八的摆放着各自不同的出行板,原先大家弄的比较漂亮的门前小菜园小花园啥的,都通通破坏了,映入眼帘的,整个就是一个乱糟糟。我的家好久没住人了,更乱,乱的、脏的令人发怵。尘土,残叶,让人目不忍睹。打扫卫生吧,这活儿还是交给我女儿和他妈干吧,因为我干这个不在行,我带着两个孙子去妈家,让孙子把欢愉直接赐给她们的老祖宗吧。到了妈家后,两个小家伙真的雀跃不停了,唱歌跳舞,翻跟头打列子,小孙子还抱着自己心爱的小鸡,大孙子提着她们的姨奶奶送的一对鹦鹉,别说我们有多高兴呢……
天热的很,老家也一样。我带一大家子回一趟老家,时间真的不多,以后或许会更少。但我一个人回来的次数不会少,因为,我会把回来转转当做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去深深的回忆,去辗转反侧的问道,我要知道而不是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