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为祖国名山大川立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张仃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为祖国名山大川立传
——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我国美术重要奠基人、著名画家张仃先生
他是中国革命文艺的战士,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晚年在焦墨山水画方面的创作,为祖国名山大川立传,弘扬民族精神,在美术界影响极大。他就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资深教授张仃先生。
采访张仃先生,是我多年的一个愿望。尽管这种愿望的实现仅以一个半小时的交流而告结束,但我仍然为此感到十分的欣慰。
张仃先生,号它山,辽宁黑山人,1917年出生。1932年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抗日战争爆发后曾投身抗日宣传队,以漫画为武器宣传抗日。1938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后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1945年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平津学生班班主任和东北画报社总编辑。1949年设计全国政协会徽与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纪念邮票,负责和参与开国大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美术设计工作,设计天安门广场大会会场和新中国第一批纪念邮票。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教授,领导中央美院国徽设计小组参与国徽设计。1957年调任中央工艺美院第一副院长,1981年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后离休。
时间到了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仃担任美术系第一工作室博士生导师。张仃历任中国美协常务书记、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等。张仃70余年的艺术生涯,跨越漫画、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舞台美术、动画电影、装饰绘画、壁画、中国画、书法、艺术批评、美术教育等诸多门类,以其丰沛的艺术激情与超常的艺术能量纵横于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学院与民间的语境之中,成为解读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经典文本。
是的,张仃先生是共和国美术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美术创作方面,他在每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新中国美术教育、美术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袁运甫对改革开放之初,以张仃先生为首的艺术家们创作首都机场壁画的情景印象深刻:“我们当时早上8点到工地开始创作,一般凌晨3点才能收工,张仃先生带着我们,互相切磋画艺。他带头画了《哪吒闹海》那一幅壁画,并且非常关心其他画作的进展情况。”袁运甫回忆,在创作中,张仃先生总是问大家“线怎么样了?”意思就是对线条的把握和处理是中国美术的基础,琢磨对线的使用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用今日的语言展现出时代的新风。
在创作实践中,张仃先生以其丰沛的艺术激情与超常的艺术产量,对新中国美术事业产生重要而特殊影响,做出了极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我们深信:张仃先生留给人民享用的艺术成就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流芳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