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执著如出 挥洒自如——感悟原中国美协理事、著名画家冯大中先生的画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执著如出 挥洒自如
——感悟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画家冯大中先生的画
笔者与当代著名画家冯大中先生相识于本世纪初,那是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一次大型联展上。展后我与冯先生交流近一小时,此后又有几次交流与沟通。从第一次与冯先生相见算起,一晃20年过去了,但尽管如此,冯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艺术功力,特别是他精美的画作,给我留下了深刻而不可磨灭的印象。
冯大中先生以画虎扬名于世,可以说他笔下的虎体态雄健、威武而性格温和、敦厚、惹人喜爱。他的山水画兼长丘壑、笔墨与境界,情景交融,也早已为人们所欣赏。那么,冯大中先生又何以会如此成功呢?在学画阶段,大量观摩和临摹古人作品,以它们为范本,结合写生,摸索着前进的方向,即使在成名之后,他也仍坚持向古人学习。

与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画家冯大中先生在一起
冯大中先生在绘画上的成就,既得益于对传统的学习,也得益于写生的实践。他的写生画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努力摹写客观物象,曲尽其形、其神,作为搜集创作素材的手段,如树木、水、石、花草和鸟兽的造型;另一种带有创作性质,在尊重客观自然、认真发掘其外在和内在美的同时,敢于进行主观的艺术夸张和提炼。冯大中笔下的虎之所以如此真实、生动,除了他认真学过虎的解剖,熟悉虎的骨架和肌肉组织外,还得益于他不厌其烦地详细观察其动态、神情和认真的写生。有时他边画边用文字记录所关注的细节,以加强记忆。人们往往只看到冯大中画虎时胸有成竹的挥洒自如,没有看到此背后他流淌了多少汗水和花费了多大的精力!
我们不妨看看冯先生走过的路和他成功的范例:15岁时他拜辽东名士李笑如为师。在此基础上,冯先生的艺术道路主要靠自学成才,专攻画虎,兼研山水及金石、书法,攻读古今画论。他笔下的虎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被冠上“天下第一虎”的美誉。其山水画境亦雄浑野逸、苍润博大,现自家面目。其作品多次在《美术》、《中国书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
冯大中的作品《母与子》入选《中国美术50年》(1942-1992)大型画集,《苏醒》、《母与子》入选《中国美术全集》,有18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多年来,他先后在北京、香港、日本、台湾、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举办展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大展;1984年与宋雨桂合作的《苏醒》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1985年作品《初雪》获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1988年作品《早春》获中国工笔画首届大展金牌;1991年作品《晚霞》获第二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银奖;1994年作品《霜晖》获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一等奖;1994年作品《艳阳》为全国第八届美展优秀作品;同年获本溪市政府文艺终身奖。
另有《相依》、《晓风残月》等作品先后在《美术》、《中国书画》等刊物上发表。
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曾两次获辽宁省政府文艺年奖;1996年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专家”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中国百年百名优秀画家;2000年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2年再次被辽宁省委授予“优秀专家”荣誉称号。其作品《苏醒》、《惊梦》入选“中国百年画展”及《中国百年画集》。
多年来,冯先生先后出版有《荣宝斋画谱》(与宋雨桂合集)、《冯大中画集》(日本出版)、《冯大中画选》(日本出版)、《莽神州》(与范曾、宋雨桂合集)(香港出版)、《冯大中作品选》(香港出版)、《冯大中精品集》(北京世界语出版社出版)、《冯大中画虎专辑》(荣宝斋出版)、《冯大中作品集》(香港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