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硕的乡村振兴成果 ----河源市退役军人艺术团赴东源县双江镇乡村采风侧记
导语 :为新时代鼓与呼,为正能量书与画
2022年8月10日,河源市退役军人艺术团组织了乡村采风组,前往东源县双江镇寨下村、寨子村、桥头村等乡村,进行参观学习,采访名胜古迹。我们本次采风活动的目的是在于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参观了解战斗英雄故事,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为艺术团编写、演出新的剧目提供创作、表演的素材做资料。这一天,我们先后还参观考察了黄仕俊状元文化馆、粤赣寨子古驿道;参观瞻仰了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纪念馆;采访学习了“广东优秀兵支书”寨子村现任党支书、村委会主任黄建辉的先进典型事迹;听取了解寨下村、寨子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取得的成果。本次采风活动,由执行团长刘永生同志策划组织,由本艺术团队员、采风地东道主黄育强战友和热心人士、杰出乡贤、著名企业家黄建南共同发出盛情邀请,并以丰盛的午餐,热情款待了大家。采风组由接枪妹表演队、合唱队、舞蹈队的部分队员组成,艺术团顾问邓东方、合唱队指挥陈文韬应邀参加了此次采风活动。
艺术团采风组部分成员与寨下村党支书黄国华(前左二)、寨子村书记黄建辉(前左三) 在黄育强战友老家大门前合影留念
黄仕俊状元文化馆
当日,艺术团采风组,参观了位于东源县双江镇寨下村的古迹黄仕俊状元文化馆。黄仕俊(1570-1655),出生于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成长于顺德。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京参加丁未科殿试考第一名,被钦点为状元,其后出仕为官。历任国史馆修撰、太子洗马、春坊官詹事、侍读学士、五牒馆总裁、礼部尚书,在明崇祯年间入阁被拜为宰辅。黄仕俊状元文化馆,与位于双江镇寨子村的黄氏宗祠同为一体。始建于公元1467年6月,重修于2017年5月,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主要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十四、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日以及嫁娶、祝寿、乔迁、上灯、丧事等作宗族活动使用。目前,被作为黄仕俊状元文化馆共同使用。黄氏宗祠大门两侧刻有醒目的楹联,联曰:“金笔蘸银盘,皇榜挂天门”。此联气势恢弘,彰显了状元黄仕俊的尊崇地位,以及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上图:与黄仕俊状元文化馆合二为一的黄氏宗祠
上图:寨下村干部黄州明向艺术团采风组介绍黄仕俊状元文化馆情况
上图:艺术团采风组成员参观黄仕俊状元文化馆展品
粤赣寨子古驿道
当日,艺术团采风组,参观了位于双江镇寨子村境内的粤赣古驿道。粤赣古驿道(东源段)地处国家4A级风景区——万绿湖畔,全长约120公里,北接连平县忠信镇,由北向南依次途经东源县顺天镇、涧头镇、灯塔镇、双江镇和新港镇等5个镇,南接源城区,其中2018年重点修复线路为37.39公里(含主线和支线),主要位于新港镇和双江镇,经过新港镇樟下村、斗背村和双江镇寨子村、寨下村、桥头村、桥联村、增坑村、下林村和黄陂村。寨子----樟下古道属于山地型驿道。根据地势缓峻又属于山地型驿道中的盘山型。盘山型驿道修建在地势较陡峭的地段,路面材质多为片石、条石台阶。路面宽一般约0.6-1.5米,路基在远离山谷一侧以路面单侧外边向外延伸约0.5米,一般位于山谷一侧设有约1米宽排洪沟。
采风组成员参观双江镇寨子村粤赣古驿道合影留念
粤赣古驿道,是中国革命策源地“红色革命文化之道”,见证阮啸仙等一批革命先区、爱国主义红色足迹。粤赣古驿道东源段,又称万绿古道,沿途有已经开发了镜花缘、桂山、龙凤岛、镜花岭、水月湾、送水观音、客家风情馆等景点,并开通了多条游览路线,供游客选择。万绿古道所展示的是一位恬秀的客家少女的风采,让人们在享受山水闲情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绿色文化、领略客家风情。
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纪念馆
黄招强同志,1958年出生,是东源县双江镇桥头村新围小组人,1977年参军,1978年升任41军第121师“塔山英雄守备团”某连七班(尖兵班)班长。在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2003年由广州军区某师副师长调任解放军驻港部队副参谋长(正师级),2007年10月21日因胰腺癌病逝,享年49岁。
当日,艺术团采风组,参观了位于东源县双江镇桥头村的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纪念馆。该纪念馆已筹备完毕,尚待开放。我们有幸先睹为荣。艺术团采风组的成员,都是和黄招强同志同时代的参战老兵,同为121师的战友。大家怀着崇敬沉痛、痛失将才的心情,鞠躬缅怀英年早逝的英雄战友。参观瞻仰他的事迹展览,我们都感觉身临其境,重新回到了那场血与火的战场,让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纪念馆,由他家建于清代距今200余年的祖屋改造而成。该纪念馆建筑面积110平方米,内有四房两厅、一天井、一厨房。是一栋典型的客家式民用府第式建筑。对研究民间常用客家建筑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且作为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的故居,更加具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及红色价值,可为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基础。
采风组成员在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纪念馆内合影留念
黄招强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包括越南高平之战在内的大小战斗7次,他曾独自一人歼敌17名,击伤俘虏少尉军官1名,缴获步枪三支,匕首两把。战友说,他性格爽朗,十分刚强,作战骁勇,被誉为“钢铁战士”。他战友记得,1979年2月,在越南高平宗梅村打穿插战时,黄招强负责掩护后勤和民兵担架队而落在部队后面,走到越南宗梅村时为救自己的战发陈武贤用枪刺一刀刺死越军。后被赶来的越特工队员击伤腿部,但他还是强忍疼痛指挥战士们撤出战斗,继续追赶大部队。事隔不久,在带领全班在高(平)原(平)公路的一个三岔路口执行潜伏任务中,他又被子弹贯穿右臂,他没哼一声,还开枪撂倒了一名越军中尉。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黄招强全班9人中战死了4人,其余都负伤。战争结束,他荣立了一等功,与78名干部战士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争结束,黄招强从排长一直做到广州军区121师副师长。从国防大学学习回来后,组织上又送他到世界著名军事学府俄罗斯大学进修。2003年,黄招强调任驻港部队副参谋长(正师级)。
上图:陈列在纪念馆内的河源县籍英烈名单。内有接枪妹的哥哥。
采风组成员在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纪念馆内,重温入党誓词,表现了老兵永远跟党走的坚强信念。
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的英勇事迹,不仅深深震撼了我们同时代的人们,也必将同样教育和激励着我们的子孙后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热爱祖国,不忘使命,自强不息。
优秀兵支书、致富带头人黄建辉
2021年12月,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授予东源县双江镇寨子村现任党支书、村委会主任黄建辉“广东优秀兵支书”的荣誉称号。今年3月28日,广东退役军人头条发表了“河源寨子村村支书黄建辉:活化保护古驿道,带领村民富起来”的采访新闻报道。今年8月8日,黄建辉应邀参加了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的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采风行的活动。黄建辉也是我们艺术团采风组成员121师的战友,到他所在的村参观学习,倍感亲切。他在任多年的双江镇寨子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的事迹感人至深。
上左图:黄建辉荣获“广东优秀兵支书”荣誉称号的徽章。 上右图:艺术团顾问邓东方(左)、执行团长刘永生(右)与“广东优秀兵支书” 黄建辉合影留念。
四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黄建辉顽强不屈的军人精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挥洒血泪,守卫祖国疆土;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他冲锋在前,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黄建辉的带领下,寨子村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以“公司+经济联社+农户”的模式带动集体入股,打造出了蓝莓、沃柑、释迦、坚果等高端优质农业,同时吸纳大量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非贫困户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此外,通过持续开发粤赣古驿道(寨子段)、梅坑水库(半月湖)等旅游资源,村里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产品+古驿道+全域旅游”的发展新路,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村民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寨子村的村集体收入已从最初的2万多元增加至13万元,贫困户17户37人均已实现稳定脱贫。昔日偏僻落后的山村,已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在“以道兴村,富民强村”的思路引领下,寨子村经济飞速发展。黄建辉趁热打铁,推动寨子村成立旅游公司,全面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崭新的“古驿道+”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前来参观,也有效带动了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上、下图:黄建辉在村会场向艺术团采风组介绍情况
“广东优秀兵支书”----东源县双江镇寨子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黄建辉的先进事迹,生动地告诉我们:退役军人是值得尊敬崇尚的社会群体,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强力量。身体里流淌的是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沸腾热血。永葆铁血军魂,退役不褪色,是我们退役军人的不变情怀。政务服务数字化进入村委会 当日,艺术团采风组,参观了双江镇寨子村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设施建设,其办公、服务的现代化程度,让人耳目一新。标示有“广东省数字政府.粤智助”的政府服务自助机,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安保监控设备,网络智能化等设施,一应俱全。不禁让我们感叹,祖国建设日新月异,形势变化一日千里。
艺术团采风组参观双江镇寨子村党群服务中心
上图为:安放在寨子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粤智助的政府服务自助机(左),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右) 在建设数字政府过程中,把政府的事项发布与群众利益诉求、反馈推至“云上”,通过一键“@部门”就能得到政府部门回应,大大简化了政府部门回应民众诉求的流程。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从而减少群众办事的麻烦程度,提高便捷、便利性,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加强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建设数字政府,覆盖全域,势在必行。
生机勃发的美丽乡村
当日,艺术团采风组,在参观双江镇寨下村、寨子村、桥头村有关景点、展馆、文物期间,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墨绿青翠,满眼的生机勃发。道路边,花卉点缀,绿树成荫;田畴里,禾苗碧绿,长势良好;旱地上,橘树连绵,硕果累累;山岗上,青翠欲滴,树木成林。
村庄里,洋楼栋栋,错落有致;宽阔的村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齐备,体育设施健全;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大楼设计新颖,高大威严。啊,好一派生机勃发的美丽乡村。
上图:艺术团采风组成员在寨下村村头高大的状元树下合影留念。
让我们深感欣慰的是,双江镇寨下村、寨子村、桥头村等乡村振兴的成果不断显现,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指日可待。
上图:寨下村党支书黄国华向艺术团采风组成员介绍该村情况。
该村有党员60多名,退役军人40多名。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
上图:艺术团采风组成员与寨下村干部在村委大楼门前合影留念
采风感悟
1、这是一块人文荟萃的风水宝地。我们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在双江镇寨下村、寨子村、桥头村等片区,全是清一色的黄姓村民。这个片区,从古代到近现代,都出现过不少名人高官。从明代的状元、礼部尚书、宰辅黄仕俊,到现代的战斗英雄、师级军官黄招强,再到如今的多名地厅级、县处级干部,无一不是在这片神奇的风水宝地上孕育出来的。好好珍惜这方宝地,让她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发展古驿道文旅产业前景可观。笔者认为,确立以道兴村,富民强村的新思路,以成立旅游公司为抓手,全面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崭新的“古驿道+”模式,扩建、改建现有民居为接待游客的旅馆、民宿、酒店,行成吃、住、游、玩的一条龙服务,打造乡村旅游新格局,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也可有效带动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富民强村,发展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3、拓展为红色教育基地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坐落在东源县双江镇桥头村的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纪念馆,展馆内容丰富,事迹感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要充分利用、发挥好这一个本土资源,把它作为中小学生思品教育的教辅材料和红色教育基地,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这一块的工作做好了,无疑对于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收获满满的一天。短暂的一天,转瞬即逝。我们的收获却是满满当当的。至少有如下几点:
一是目睹了乡村美丽怡人的风光景色,见证了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的繁荣与兴盛,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信心与决心。
二是学习先进事迹、参观英雄展馆,为我们的剧目,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广东优秀兵支书”黄建辉的先进事迹,以及战斗英雄黄招强同志的故事,都应当以舞台剧的形式,给以宣传、歌颂,以教育、鞭策、激励广大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同时,也使我们的思想得以升华,境界得以提高。特别是英雄黄招强战友的战斗精神,再一次激发我们退役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的昂扬斗志和奋斗精神,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军魂本色。
三是采风组成员一起走出户外,与乡村大自然亲密接触,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馈赠,大家亲密无间,同吃同玩,进一步增进了友谊和战友感情。四是采风组成员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身体得到了锻炼。这是一次快乐之旅,红色之旅,健康之旅。
结语鸣谢:值此,衷心感谢东源县双江镇寨下村、寨子村、桥头村三个村的党支部、村委会为我们传经送宝!恭祝您们工作胜利,经济腾飞,幸福安康!再次感谢本团队员黄育强战友以及爱心人士黄建南老板为本次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和多方保障。好人一生平安!行善必有福报!
撰稿:邓东方
审核:刘永生
签发:陈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