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花柔媚英雄骨
文/朱双顶
“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被称为“胜利之花”的山茶花,就这样以它凌寒而开的英姿,而倍获郭沫若先生的颂赞,写下传世之作《黑龙谭咏山茶诗》,称山茶花是“惊破唐梅睁眠倦,陪衬宋柏倍姿雄”。山茶花这是具有何等的了不起的魅力,连唐朝种下的梅树,也在花落睡眠之中打起精神醒来;这又是具有何等的高洁孤傲,连宋时栽下的柏树,也要与它傲然相伴。
茶花,中国十大名花之八,以它在百花凋零、万物沉寂的寒冬,傲雪怒放,英姿勃发而受到人们的喜欢,从原产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贵川等野外走来,于千年之前就被人们所栽培,到了隋唐时期就已进入宫廷和百姓庭院之中了。宋代之时,栽培之风更盛。南宋诗人范大成就留下了“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说的就是当时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况。故人虽去,古树尤存,爱山茶花之风越刮越盛。山茶花就这样成了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其叶似茗,亦可饮用,故得茶名。”说山茶产自南方,树生,高者丈许,枝干交加,叶似茶叶而厚硬有棱,中间宽而阔,两头尖,正面呈绿色而背面呈淡绿色,深冬时开红瓣黄蕊的花。而清时的李渔也在《闲情偶寄》中对山茶有了自己的见解,将山茶花与石榴花作了对比,认为“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他说,石榴虽然开的时间长,却比不上山茶,石榴一经霜打就凋零了,山茶却顶着霜雪越开越盛。所以,他认为山茶既有松柏的骨气,又有桃李的风姿,经过春夏秋冬却始终如一,是花木中的神仙。说山茶花的种类繁多,从浅红到深红,各钟红色都有:颜色浅的,如同脂粉、胭脂、美人的腮、酒客的脸;颜色深的,就像朱砂、火焰、鲜血、鹤顶红。真是深浅浓淡各种颜色都具备,让人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得到一两棵山茶树,能抵得上几十种花。由此可见李渔对山茶花的喜爱颂赞程度。明代张新在《山茶》诗里,将山茶花赞为“胭脂染就绎裙栏,琥珀妆成赤玉盘。似共东风解相识,一枝先以破春寒”,该是最好的注脚之一吧!
自是,山茶花就有了一系列的美誉:“胜利之花”,有着奋斗抗争的精神,象征着勇敢和善于斗争;凌寒傲雪之花,有着高洁孤傲之品格,象征着正派和纯洁谦让;似血如火之花,有着艳而多姿之貌,象征着爱情和爱慕之心;盛开长寿之花,有着历经严寒而屡开不败的风韵,象征着含蓄深沉和繁荣昌盛等。山茶花也因此而与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代诗人张籍因痴爱山茶花,而将文人节操碎一地。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与史学家张岱,在他的《夜航船》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张籍性耽花卉,闻贵侯家有山茶一株,花大如盎,度不可得,以爱姬换之,人谓之‘花淫’。”原来张籍是个著名的花痴,他听说某人家有一株像盎大的山茶花,是世间极品,估摸着主人不会轻易给他,于是便想了个不惜血本的“损计”,用自己的爱姬去向人换那山茶花。结果他如愿以偿将那株山茶花搬回了家,而跟他多年的爱姬却归了别人。在他的心中,人却不如花,让他曾写的《节妇吟》蒙羞,让他那颂赞忠于丈夫的节妇、传诵千古的名句“恨不相逢未嫁时”,情何以堪。
颂赞山茶花的文人,可以说是多了是,以山茶花为写诗对象的如过江之鲫,多如牛毛。北宋苏东坡写山茶花别开生面,胜人一筹,他在《邵伯梵行寺山茶》一诗中写道:“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取意独特有蕴,是花开无心胜有意。明代张新更是将山茶花与杨贵妃互相比喻,他在《咏山茶》诗中写道“曾将倾国比名花,别有轻红晕脸霞。自是太真多异色,品题兼得重山茶”。而以山茶花明志的,当属南宋时的爱国诗人陆游最为含蓄深切了,他在《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一诗中写道:“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看似赞美山茶化顶霜傲雪的风骨,实质是以山茶花“偏耐久”品性自喻,表达自己执着追求理想、永不衰退的爱国精神。如是将山茶花写入诗中的是举不胜举了,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山茶花发争芳菲,翠翎蜡觜相光辉”。现如今,山茶花更是成了人们的喜欢之花卉,全国有十多个城市将它作为市花。山茶花已走进寻常百姓之家而受到宠爱,也作为送人的礼物而表达情谊。送给自己的恋人或者想要表白的女性朋友,有着依依不舍和小心呵护之爱意;送给长辈和老师,有着真心热烈和尊敬爱戴之意;送给朋友,则有希望友情越来越厚和在乎对方之意。总之,鲜红的山茶花,在冰天雪地中尽情绽放,在银白世界里像一团团火焰,给冬寒大地带来绿色生机,迎来生命之春无限之美。
二〇二二年七月二十九日修改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人员,在家以读书为乐,近年内重拾旧时雅好,不时写点扎记、散文、随笔、诗歌等,先后在多家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三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