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社会阶级状况分析》(一)
文/路路通
一
国外对这个问题怎样,不很了解;但有一点,资产阶级是羞于公开谈论这个问题的。在国内,由于对文化革命的反思,阶级概念淡化了一个时期。正因这样,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社会现实发展层面,都积聚了很多问题。但只要经济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因,阶级这个概念,就是政治学的核心;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也会有其较为明显的阶级印痕,只是有些人不能自觉地意识罢了。

是的,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有些问题,到历史中,找不到答案;虽然,有些问题,依然还和历史上相似,但毕竟因受了时代的影响和改造,有了新的时代内涵。现在,就应特别注意——近几十年以来,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形成和发展,使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怎样的改造,这一新的发展情形;而且这一改造,还将继续历史地深化。因此,社会思想理论方面,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因而,现在讲社会问题,若往根上溯源,最终都会且只能从这一新的社会生产的现实情形中,去找答案。这里讲现代社会阶级问题,更是一点也不能离开这一社会生产;否则,就是离开土壤讲种植、脱离经济谈政治、避开社会说人性,根本找不到问题的底理。
现在,阶级这个概念,在舆论形态上,在淡化;其实,这是一些人们搞不清这一问题的现实情形,不好莫衷一是地讲;也有居于理论气候,不愿公开地说。但这个问题,在人们心目中,由于其认识需要廓清,因而日益积累了诸多问题,其迷茫、矛盾和诉求,也日益激烈。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从思想、政治上得到澄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问题,依然处于自发状态;虽然已经有了许多使社会走向动荡的苗头,但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现代社会化生产无意站在劳动者的立场,去主动研究,和居于资本立场,对这一新的社会生产不可能给予科学的驾驭,导致的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日益撕裂,经济发展阶段性滞涨,特别是伴随第三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的历史优势在逐渐丧失;由此,阶级问题,不论从舆论层面上,还是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将会更加凸显;并很可能由某一事件引发,使社会陷入动荡。所以,他们会迟早被迫涉及这一问题。
在国内,由于社会主义绝对占领着舆论阵地,在政策方面,以绝大多数人们的根本利益为向导,注重强调共同富裕这一社会建设的时代目标,在法律层面上,尽可能关照劳动者权益,所以尽管一个持有资本者的新阶层迅速崛起,但目前时期,还不会引发大的社会问题。但这不是说,从思想理论上,没有对这一问题,给予较为明确澄清的必要;恰恰相反,较好地弄清这一问题,对社会主义的时代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是非常急迫地需要得到解决!
二
这里就首先从现代社会化生产发展对社会成员的时代改造,这一时代的社会阶级形成的历史必然方面,来谈论这一问题。

现代社会化生产,是由全社会劳动有机组合而成的社会化生产。现在,由科技、教育和社会劳务组成的社会非物质生产部门,正在空前地发展;而由制造、能源、交通和数据(这一产业正在迅猛发展)等产业所组成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其各产业也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同时由于自动化生产工艺的日益成熟,所形成的日益强大的社会物质生产力量,社会非物质生产部门,将继续空前地向前进发。科技、教育产业行将得到巨大发展,并继而使社会发展以科技为第一产业的社会发展的科技时代——现在人们就正处于这一时代的历史初期;和继而以教育产业为第一产业的社会发展的教育时代,相继来临。
而在现代社会化生产的科技时代,她达成了这样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方面——

其一是她骤然间使脑力劳动大量增加,且在科技时代,或者说教育时代的中前前期,这一趋势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二是脑力劳动、特别是创造性脑力劳动将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发展最主要的力量。
三是由以上两个历史情形决定,脑力劳动交换将成为社会劳动交换的主要内容;因而有效保护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劳动价值的实现,其就成为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二个方面——
即一是由于整个社会生产规模的空前扩大,和各产、行业的巨大发展,由此造成了生产和经营单位的海量增长,社会生产有组织的计划进行,已再无可能;所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于这一时期就只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自由经济联合体。

二是由于社会生产和经营主体的大量增加,交换随机且日益频繁和广泛,社会劳动交换价值对等的必然性,将进一步历史地减弱;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只承认社会劳动的平等,而不能保证劳动者经济上的完全平等,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主义阶段的社会生产和经营,也当然须要相应的资金相伴随,所以当劳动者的收入,其一定量的资金,进入到生产和经营,就会历史地产生资本持有者——这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这里可能让持有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人,想也想不通的是,社会发展已进入科技时代,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应该更加进一步公平,怎么社会主义本身还会制造出一个资本持有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

由此,这里有必要多说几句:在大机械社会化生产时期,由于体力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体,其劳动价值差别,自然不会异常悬殊;加之社会生产规模和行业,还不十分复杂,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存在客观上的可行性,所以,那时就不会出现这一问题。但科技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产发展图景,劳动者单位的劳动价值,不仅悬殊,而且这一悬殊程度,还会历史地增加;而脑力劳动者阶层,还会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劳动的主体;而特别是有效地保护创造性脑力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实现,还将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资本持有者的出现并形成一个阶级,完全是由社会生产和经营空前扩大,其主体海量增长、社会劳动价值日益悬殊的客观结果;是时代的产物。不仅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限制,而且还应注意给予保护。
是的,每当社会发展出现大的变革的时候,都会出现因为人们的思想不能及时改变,跟不上形势发展,而引发大的社会问题。现在,人们就应努力避免这一情形发生。做马克思主义者,就不能用历史的眼光,来框架现实;在当代,其必须立足现实并以发展的眼光,去回望历史和对现实给予关照!按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来能动的作用现实。

而上述社会情形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必然造成以劳动者劳动价值为基础,同时加之以劳动者定量资金为条件的自由联合的股份制,并历史地成为一个时期社会主义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运作、和同时赋予投资、财政、税收、国家控股等经济调节手段的经济运行,将成为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模式。
由此,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时代发展中,劳动者阶级,她就被历史地必然演化成为:创造性脑力劳动者、一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这样三个主要的社会阶层;并同时诞生一个资本持有者——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当然他们也可能参加社会劳动,但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资本的增值)其实,若更为严格一点,这一时期,体力劳动者阶层,几乎可以划分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贫民阶级的。

诚然,这三个阶级,在社会发展中其中的分子,是可以转化的。资本持有者可能由于经营不善和其它原因,转化为脑力劳动者或由于一定的负债,成为经济上的贫民阶级等;而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创造性脑力劳动者,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资本持有者的一分子。而一般性脑力劳动阶层和体力劳动者阶级,在这一时期,将相对稳定;诉求也相对现实且较为实际。
而这样三个阶级的大致划分,就是现代社会化生产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在科技时代和教育时代中前前期,其社会内部阶级形成、发展和演化的一般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