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诗意
作者;张利杰(辽宁)

秋雨,是秋季的信使。淅淅沥沥,无声飘落。给大地增添了几分凉意。风的翅膀,被小雨淋湿,再也扇不起枝叶的热情。细雨成线,密密麻麻,朦胧了窗外迟开的野花。如丝,把婉约的季节,绣成辽西大地的一片锦华。
谛听秋雨,如倾听古人吟诵小诗,抑,扬,顿,挫的声音似雨,滴落在泥土,树叶,石阶和人们的眼帘里。
雨之为物,当真神奇。它可以润物无声,也可以噼啪作响。秋雨落在地面上,宛如马蹄嗒嗒,敲在玻璃上,好似琴声转急,撞在彩钢瓦上,则发出鼓声一样密集的咚咚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在诗中描写一场秋雨过后,月照松间,泉流石上,浣女王孙,尽出笔端,此时仿佛已感受到了诗人的闲散自在,呼吸着这凉爽的空气,莫名地觉得幸福。
秋雨落下,在不同的人心里会产生不一样的回音,人在不同阶段听到雨声亦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信你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寥寥数笔,將人在不同年龄段听雨的心态作了最真实的呈现。同样是雨声,有人因它而发愁,有人却因它而欢喜。发愁的人是因为想做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遇到雨天势必有所耽搁,欢喜的人则觉得,经历了夏日酷暑的煎熬,秋雨送来新凉,是多么的舒爽惬意!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李义山的那首《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他的爱情诗,多以华丽典雅,隐喻深刻取胜。而这首诗却写得明明白白,直抒胸臆。归期未定,秋池滿涨。身在巴蜀的诗人,对远在长安的妻子共同剪烛西窗的期盼,伴随着这潇潇夜雨,愈来愈浓,未曾变淡。待到有朝一日,诗人归去,与妻共话夜雨,慰藉思念之情吧。

秋雨中,也有一种声音在呼喚,让所有的庄稼走向农民的希望,大田的苞米棒子变得金黄,绿油油的水稻正忙着抽穗扬花,高梁举起红彤彤的火炬,大豆摇响铜铃,像插了一地箭簇……充滿丰收喜悦的农民,正等待着又一个好年成的到来。
我也伸出双手,准备采摘高悬枝头的辉煌。
秋雨洗涤了一切灰尘,果实的光芒开始闪亮。秋雨,真的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