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遗址筑公园,
三国六朝车马喧。
大业始居名远古,
日韩都建帝京翻。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
邺城由南北二城构成。邺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后赵、东魏、北齐相继都邺,承光元年(577年)北齐亡,此城衰落。邺南城为东魏元象元年(538年)依邺北城南墙而建,毁于隋代。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它首次体现了“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建设理念。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一直是中外历史界的关注点之一。邺城遗址是东亚地区古代都城建设的样本,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邺城遗址,规划总范围8339公顷,包括与遗址现行保护区划中的保护范围2939公顷和建设控制地带5400公顷。公园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展示与阐释邺城遗址的历史价值、都城形制价值、文化艺术价值、考古与保护价值,同时为邺城考古工作持续、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公园建设主要包括遗址本体保护展示、遗址格局标识、保护与展示设施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环境整治工作、管理体系建设等内容,通过对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城墙一角、广德门、潜伏城门、朱明门、古战场遗址、汉魏古柏、佛寺塔基、皇家寺院、千佛出世处、曹村窑遗址、地下潜伏城门、漳河水利文保景观等重要节点和整个邺北城和邺南城的城墙、宫殿区、祭祀区和主要街道、花园等主要节点风貌的展示,将其打造成为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文化胜地和知名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