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莲
文/薄凤阳 诵/枫韵
年少时,说莲。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的莲,从诗词中读到的莲,那时我就对莲心存向往和倾慕。我真正见到莲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了。

莲花又称荷花。其实是藕开的花,所以也可以称其藕花。有李清照词为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称其莲。家乡那儿的人们也习惯称其莲花。
我初见莲花,就是一大片一大片,满塘都是的。农村都称其“藕塘”,可能在文人的笔下称为“荷塘”吧?
我上班的路上就有几个藕塘。春天满塘的莲叶,夏天满塘的莲花,花落了就是一片莲蓬,秋天了挖莲藕、採莲子。

记不得什么时候了,说老家肇源那儿开了莲花。松花江北岸,北纬四十六度,竟有莲花开放,而且是千年的古莲开了花。这真是,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
退休了,同学们相约回家乡看莲花。天南海北的,到了肇源就急不可耐的驱车直奔“莲花泡”驶去,拜谒一下莲花仙子,看看咱家乡的莲花啥样。
说莲花泡,那水面是藕塘没法比的了。莲花泡是松花江江湾的一个大水面,足有一百多亩。东北人习惯称泡子,在南方吗,可称其为湖了。待开发旅游之后,还真的就改叫“莲花湖”了。
远远望去好大一片,满湖面挨挨挤挤着碧绿的莲叶,水面上高高低低的竖满了粉红色的莲花。这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后来,家乡把这古莲移植到县城边的“西大海”里。几经培育,莲花在西大海安家落户,形成了规模。往日的西大海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西海湿地公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莲花带动了旅游业,推动了周边的发展。我为家乡的莲花点赞!
我喜欢莲,我更喜欢家乡的莲。我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去西海看看莲。西海的莲,一年四季都是美的。
一场春雨过后,天气逐渐回暖。西海里休眠一冬天的莲藕,见到了春光的明媚,感到了春风的温暖,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慢慢的苏醒了。随着阵阵东风的吹过,不经意间,水面上露出了卷曲的,嫩绿的尖尖,这是莲叶的雏形,
当满池都是尖尖角的时候,肯定是少不了蜻蜓光顾的。西海开始把诗情画意铺展开来。
没多久,卷曲的尖尖角展开了,呈长方形,是两个长边还未完全打开,有的翘翘着,像是一只绿色的小船,在水面上飘荡着。

晨光熹微 ,朝霞旖旎,和风清柔,绿波飘逸。
再次来到池边,莲叶已被举出水面,深绿色,圆圆的,呈扁平的漏斗状。微风送来阵阵的莲香,莲叶上的露珠闪着星芒。细看着,莲叶间已经有花苞出水,莲叶下小鱼儿在游荡。西海的春天因莲才楚楚动人。
盛夏时莲花开满了池塘,西海变成了莲花的世界。
水面上高高挺起的莲花,风姿绰绰,亭亭玉立。风吹不倒雨打不弯,只有傲骨不曾傲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其真实的写照。
岸边的垂柳迎风摇曳,池里的莲花随风舞动。柳枝摇动唤醒两岸翠绿,莲花盛开托起一池嫣红。
我见过杭州西湖的莲花,武汉东湖的莲花,北京北海的莲花。哪的莲花也无法与家乡的莲花媲美,家乡那儿土肥水美,莲叶更阔更圆,莲花更大更艳。

家乡的莲花有着圣洁的灵性,家乡的莲花可超然成仙。
家乡的莲花妆扮了西海,家乡的莲花惊艳了肇源。
西海是诗,是画,是风景。
莲是高洁,是不媚俗,是刚正清廉。
“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壬寅年孟秋 写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