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入松•宝庆古城怀旧
清清资水小城旁。双塔相望。独尊矶顶朱亭秀,登六岭、再睹春光。风送钟声穿树,月移塔影过江。
神滩船渡醉斜阳。暗洞流香。佘湖雪霁红梅笑,爱莲说、千载沧桑。但等重修旧景,骚人额手飞觞。
2022.8.5.


我们这辈人,儿提时代正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物质生活十分贫乏的时候。孩子们大都没有“玩具”的概念,日常所玩、所迷,也都是自己动手、因陋就简的游戏。虽如此,也是每天乐此不疲,快活非常。较之如今的孩子们则更显童年的快乐。想起来令人恋恋不忘,游戏情景时不时的在脑海中浮现。
特撰写巜童戏记趣》组诗,借以备忘。
七 绝•童戏记趣
(一)飞画片
画片弯成半八型,贴牆松手似蜻蜓。
功夫不到难飞准,老本须臾就变零。
注释:画片是随小零食的附赠品(如每小袋爆米花里附送一张)画面多为“三国”、“水浒”中人物。集齐一定的量可至商家换取零食,大概也是商家的一种營销手段吧。画片每张大约3×5cm大小,用粗糙的卡片纸印刷。
玩法:把画片弯成s形,用手按其一边于牆,松开手画片就打着转飘飞起来。不久落地,如能刚好压到对方飞出的画片就获胜了,可赢取对方画片一张。如此,交替进行可玩好久。此游戏适合雨天室内进行。

(二)滾铁环
手握弯钩滾铁圈,疯跑狂跳勇争先。
大街小巷随心走,快活男儿赛半仙。
注释:铁圈大都是利用水桶的旧铁箍,弯钩则是由粗铁丝弯制而成。用∪形钩掛住铁箍可任意滾动,俗称滾铁环。
玩法:可自娱自乐,亦可多人参与,人手一环,追逐争先。还可以比试技艺,如急停、上梯、过沟、跨坎。十分随意,玩起来乐不思蜀。

(三)打弹子
溜溜光光弹子球,若要击中靠凝眸。
半天爬在泥巴地,怎不人人变泥猴。
注释:弹子球即玻璃球。大约直径1.5㎝左右,現如今某些跳棋用的跳子即是。这可是那时孩子们的最爱哟。
玩法:玩法多样,可以散打,二人以上即可。找一空坪,随便置弹子于地,确定击打秩序就可开始,击中对方弹子即赢取该弹子。
当然还有进洞等玩法,在泥地上敲打出三个凹洞,依次将弹子滚进三个洞后便可打吃对方的弹子,击中就赢取此子。
此游戏当时最为盛行,男孩子基本上乐此不疲。

(四)打碑石(Sa)
泥坪摆放破砖斜,砸下铜钱滾似车。
哪个圆铜停下远,赢来赌本笑开花。
注释:打碑石(sa)这游戏名无从考证,只能免考从俗了。
铜钱,当时家家户户都有那么几个,市面已经不流通,只能作为孩子们的玩具了。
玩法:青砖一方置于地,垫髙一头形成斜面。手持铜钱用力砸在砖面上,反作用力将铜钱弹出,向前滚动。参加者依次砸出手中铜钱,全部铜钱停下后,滾动距离最远者赢。

(五)抽陀螺
奋臂挥鞭着力抽,陀螺锥底象加油。
飞旋快转谁来碰?称霸全场乐一秋。
注释:当年儿时游戏,如今已风行全国,只是换了主角。现如今抽陀螺的都是中老年人。那装备器具也不用自己动手制作了。
玩法:当年都是以撞飞别人的陀螺为目的。不停用力抽打,以加快陀螺的旋转速度。转速慢的碰到转速快的马上就会被弹开停转。当场上剩下最后一个还在旋转的陀螺时,该陀的主人便被尊为霸王,傲然之气立马跃上面庞。

(六)放风筝
春风阵阵日柔天,一众顽童上岭巅。
紧握手中牵引线,大呼小叫放飞鸢。
注释:放风筝的游戏一直玩到今。所不同的是当年的风筝都是孩子们自己札制,无须购买。
玩法:大家都知道玩法,就不赘述了。

(七)踩高跷
踩稳高跷肘夾牢, 娃儿胆小内心毛。
上坡跨坎似平地,苦练才能技艺髙。
注释:髙跷大家在庙会社戏里見得多了。但儿时,家长是不允许孩子们玩绑定腿上的高跷,只能手持。髙度也控制在40㎝以下。
髙跷也都是孩子们自己用竹子制作。
玩法:踩髙跷的技艺无止境。单跳上梯,跨坎越沟都可以的。当年,髙跷竞速和分边对撞是常玩的方式。

(八)钓麻怪
竹枝丝线掛棉花,池圹岸边来钓蛙。
斗笠遮阳天待晚,佳肴美味带回家。
注释:麻怪是邵阳对青蛙的俗称。
用棉花球钓蛙可能是邵阳儿童的创举,是暑假里经常开展的活动。往往顶着大太阳忙活一天也就收获十几只。仅管晒得黒不溜秋的也快活无比。

(九)罾鱼虾
清晨大雨起渔兴,顶笠披簑去布罾。
手把竿钩悠缓起,鱼虾满网我惊楞。
注释:罾是篾片做支架,绑定一块二尺见方的旧麻帐,便是抓获小鱼虾的渔具,邵阳人称它为罾子。
大雨过后,雨欲停还下时节,最是罾鱼虾的好时候。十幅罾子沿池塘圹边布置,半个上午就收获颇丰。运气好时,三五斤渔获是常有之事。这可是当时家人们最爱的佳肴。

(十) 杀头战
十数儿童站两边,你追我截勇争前。
冲撞为触平头去,大汗淋漓又半天。
注释:两队顽童战斗型游戏。触平头的意思是触摸留平头的脑袋。当时男童都留平头,据说是为了不长头虱。
玩法:一群孩子用锤子剪刀布分为两队。开始后相互推撞追截只为能触摸到对方的头,被触到头者就光荣了,即退出战斗。直至一方全光荣了或余者宣布投降,杀头战才算结束了。
当然此游戏比较激烈,难免小的误伤。扯掉扣子则是经常的事。

后 记
回忆记录了十种儿时的游戏活动,难免掛一漏万。其实儿时喜爱的游戏形形色色,难以概全。譬如打弹弓、丢田、甩香棍子、等等,都是当时流行的游戏。当然,国人好赌,儿童游戏也大都是带有彩头输赢的。
时代不同,孩子们所玩、所迷都在与时俱进。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至爱玩具了。其对他们身心的伤害可说是罄竹难书。我们这辈人儿时的游戏虽然简陋,但可锻炼人的心志。君不见,我们的儿时比他们快乐吗!这些游戏在玩耍中增强了体魄,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勇敢。特别是增强了动手能力使我们受用终身。


作者简介:湖南省邵阳市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退休后涉足文学,借以消闲渡暇,自娱或娱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