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烈日下行走
原创 平静

我独自行走在正午的烈日下,没遮没拦,寥寥无几的人们都躲到楼宇的阴影或是树荫下,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打着遮阳伞,唯恐避之不及。连日来的持续高温让人感受到今年的盛夏酷暑来的更加猛烈。
家、医院、工作单位,一周时间了,从早到晚,每天来来回回奔波,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周全好,才发现留下满身的疲惫,依然会头晕气虚,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常常大汗淋漓浸透衣衫,越来越体会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重要。然而此刻,我的心情却无比轻松。
犹记那日班后参加完系统工作会议,继续组织本单位工作例会,临结束时,突然感觉左半身肢体麻木,由坐姿改为站立后症状依然,急急地换好便装,不停转动摇摆头和身体,有经验的同事帮助拍打揉捏,试图缓解,但似乎并没有奏效。
同事建议去就近的医院,犹豫后一同前往。急诊科病人不少,晚上依然络绎不绝,直奔诊室后才挂号候医。问诊的结果似乎不可小视,医生否定了我离开医院的想法,一系列检查必不可少。一项一项检查结果排除了医生最初不好的判断,但治疗是免不了的。

心绪在不断奔波排队等候中变得愈发焦虑,似乎药物和点滴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加上针灸理疗症状才有所缓解,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可此时又意外地得到另一份高危指标在临界点的检查报告,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于是马不停蹄接着开始另外一个专科门诊的检查,去排除病变的可能。
这天眼看着就到中午下班的时间,顾不上局部麻药已过的疼痛,抓起取样标本匆匆忙忙地奔向病理科,已经开始吃午饭的医生被我阵阵的敲门声撵起来,我央求着医生收下了标本,在惴惴不安中期待着下个周一下午四点检验报告出来的时间。
周一的工作总是忙碌的,匆匆赶到医院病理科又是快下班的时间,紧跟着又进来两个人,也是取检查报告的。看得出当班的年轻女医生对我们这些总是赶在快下班时间出现的病人有些许的无奈,念叨着我的名字从一沓报告中抽出一张,然后把登记薄扔到我的面前,我急切地想知道检查报告的结果,慌忙中在登记簿上怎么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突然想起送标本时根本就没有登记过,“找到送检日期,在最下面补登!”我从那位医生生硬的语气、漠然的表情中猜测着检查结果,赶紧补登、签字,拿起桌上的报告单走出门去,小心翼翼地展开,顾不上看具体描述,直奔检查结论,透过晦涩的专业术语,我依然看明白了检查结果。
次日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又是临近中午了,急匆匆赶去医院,好在很近,十几分钟的路程,三步并作两步冲上门诊二楼,把检查报告拿给专科医生。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我如释重负地走出医院的大门,就这样在烈日下一路行走,感受着阳光带给我的温度,丝毫不想躲避。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可以说几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可我依然喜欢阳光火热的炙烤,就好像能穿透全身每一个细胞,仿佛所有的病菌随着多余的湿气慢慢被蒸发出来,额头的汗珠顺着面颊滚落到地面,晕开的水印立刻变得模糊,前胸后背几乎湿透了,但人却变得轻松起来,恐怕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比得上太阳的伏湿功能和抗菌效果了吧。
边走边思绪不断,病理科的医生能在中午下班时间依然打开门接待病人,足以说明对工作的责任心,或许每一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人善于以严肃的态度传递出他的专业性。但不是所有人都如我般幸运,只是希望在对待那些病检结果并不好的病人和家属的时候,不再那么冷漠。作为病人从来不会质疑医生的专业技术,哪怕只是语气温和一点点,都会让病人的内心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感动。

回想着同样是医生的门诊专科那位中年女医生的谆谆医嘱,耐心细致地示范着用药方法,临走时依然不忘叮咛:“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从最初的接诊到检查过程,始终表情亲切态度诚恳语气温和,对待每一个病人都一视同仁。在遭受病情时,能遇到这样医术精责任心强又能待病人如家人的优秀医生,实在是病人的福气啊。
转而又想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半年的工作业绩依然有许多遗憾,但我们都在共同不懈努力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看到每一位小伙伴多多少少的成长和进步,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竭力为大众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力所能及地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
希望总是会在克服了一次次困难经历了一回回挑战后实现的,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平静:中共党员,回族,就职于某国有银行,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多篇文字发表于《宝鸡日报》《秦岭文学》《宝鸡金融》《麟游文化》及《宝鸡作家》《作家网》《人民日报》新媒体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