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一串蓝莓
鄂东大汉
品尝到了金建先生送来的一串蓝莓,顿觉甘甜多汁,唇齿留香,很是清爽。 是的,清爽,这也是我阅读《送你一串蓝莓》(本栏目曾推送,点击量已超十二万)之后的一种审美感受。
“它有蓝天的纯净”,“它有玛瑙的明亮”,“它有大海的湛蓝“……这些意象,所隐喻的人生状态与精神澄明,正是作家的灵魂在字行中穿行所展现的艺术风致和神韵。
我想,一篇散文写到这个份儿上,是因为人活到了这个份儿上。 金建(笔名)先生长期在基层工作,懂得民生艰难,他的大量作品从生活中来,有着难能可贵的良知,带着生命的体温,洋溢着对乡村乡民的爱与情,既富情感魅力,亦具文学品质。
他的文章从来不饰雕 琢,只是把心中的所思、所感,秉笔直书出来,很从容,很洒脱。
《送你一串蓝莓》是一篇流露着真情、散发着乡情、弥漫着恋情的精美佳作。该篇文章文笔朴实,情感真挚,主题鲜明,构思精妙;表达言之有物,物中有情,情中有理。充分展现了乡景、乡情、乡恋给予的温馨和地方特色的浓郁,是一篇真正的“接地气”的乡土情韵。读之,如一缕缕清风拂过心田,给人一种情的浸染,美的享受。
文章从假日和朋友相约去“武汉蓝色果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蓝莓园”追寻纯朴的乡韵起笔,铺陈了种植区大环境,也描述了园林小环境;写了蓝莓树,也写了蓝莓果。落笔有神,引人入胜。
接下来第二章节,作者的视角逡巡了新洲区欣欣向荣的乡村文旅生态。从大背景下推出蓝莓园的园主,轻松紧凑,自然而然。 在对园主的外貌、衣着、性格、谈吐作了介绍后,写了她创业过程。行文能简练,但字字落到了实处,令人心生感佩。
第三章笔锋一转,作者以饱满的笔触,通过记述蓝莓园红红火火的运营状况,对能人下乡创业,带动农民致富的重大命题,作出了鲜活的、令人信服的解读。
当下许多文人作家,为了迎合市场和满足个人的低级趣味,笔端多的是风花雪月的轻浮和个人情感无聊宣泄,多的是暴力和淫秽这些变态和扭曲,多的是利益诱惑下的腐蚀和空洞,多的是蜕变为失去了人格的“犬儒”。而缺失的,恰恰是一个作家社会责任的有力担当。
亲近泥土,亲近乡村,亲近布满根系的大地,是人类繁衍和生长的动力,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源头。
金建先生是一位袒露真诚的作家,在城市化发展对乡村带来的压抑与伤害等残酷现实中,深入到生长的乡村的腹部,重新审视乡土的地位和价值,真实地、历史地写出当下乡村的乡土本色、现实形态和精神特质,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跨过时光和岁月,直抵读者内心的苍穹和大地,让当代乡村生动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在当今的中国文坛是难能可贵的。
他的这篇散文,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作家的赤子之心与社会责任感。笔者一直欽佩金建先生敬畏文字的虔诚,心醇而和气,以及文字之雄行于笔端的丰盈。
在这篇文章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他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学语言。尤其是随处可见的比拟手法的应用,将事物写描得出神入化,令人叫绝。
你看他写蓝莓园: “梅子成熟的时节,江南的天多愁善感。高兴时眉开眼也笑,那热情,让你不好意思地钻到树荫下。稍不留神,又“哇哇哇”地哭闹起来。特别是那积蓄了多时的雨水,丰富充盈,“叭叭叭”地滚到地上,很快就可听到水沟里的流水声”。
他写蓝莓树:“ 阳光下,约比肩高的蓝莓树一垄一垄地整齐列队,随风摇动,有点像学生们课间操伸伸胳膊踢踢腿的样子,也像是对眼前的客人说“欢迎”。众多的蓝莓女与彩蝶、蜜蜂为伴穿行忙碌,在各自的作业区采摘,手中的塑料框子装满了鲜活的蓝莓果。“轻点、轻点,”她们不厌其烦地提醒下地采摘或照相的游人,生怕打落树枝叶片上的露水珠,伤害了蓝莓”。
他写蓝莓果:“蓝莓果是江南的温柔女子,娇小精致,堪比河蚌中的珍珠,每一颗都是圆溜溜,晶晶亮。它们天生爱美,环抱一根果枝群居生长,衣着十分地讲究,频繁地更换颜色。少小时,青色、紫色、粉色、深蓝色;成人了,穿上沁人心脾的紫罗兰,人见人爱。蓝莓的蓝让人心醉,它有蓝天的纯净,套一层蝉翼般薄的银色果粉作装饰,如同蓝天上几丝游曳的白云。
它有玛瑙的明亮,似乎可以看透蓝衣包装下的肉粒;可是,静心细瞧,除却厚重,还是厚重,正是这强烈的质感激起了人们“咬一口”的欲望。它有大海的湛蓝,滋养出鲜活的珊瑚岛以及岛边流线形的鱼群,那芝麻粒大小的核米,便是生命轮回的种子。”
他写蓝莓园主:“她的脑后拴一根粗壮乌黑的马尾辫,随着脚步一起一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陪我们在园区走了大约十几分钟,问答式地介绍了蓝莓园的情况。期间还伸手抹芽修枝。她站在蓝莓树旁讲解:“除掉这根枝头,可以多结三串果”。此刻的她,又俨然是个蓝莓种植的技术员”。
他写吃蓝莓:“我吃蓝莓了,动作很缓慢——因为不忍心。在嘴里滚动几圈后,终于咬破那层薄皮,泥一般的果浆滑出,柔柔的,甜中带酸,滋味清香,几颗芝麻粒大小的核米忽略不计地溜下喉头。嗯!真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奇怪,几颗蓝莓下肚,脑海里却冒出了一串唐诗,颇有点杨贵妃的飘飘然”。 ……
对不起,总是这样,引用金建先生的散文,总是做不到选取其中的一句一行。一引就是大段,就是通篇。而且他的文字无须解读,只需扎进去细细地感受就已足够。
散文最是心灵体验的真情流淌。不管怎样的隐藏,都有隐藏不住的情思。不管怎样的显露,总有隐秘的情愫。语脉里渗透着作者的情脉,语感里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又必显。”(刘勰《文心雕龙》)金建先生的散文,不是越写越薄,越写越小,而是越来越阔大,越来越厚重。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位孜孜不倦的文字耕耘者,金建先生的作品思路清晰、内蕴深厚、风格恬淡,描写细腻逼真,画面感极强,表现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历练。这一切,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