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圆处世,才是最好的做人之道
文/韩积蕊(山东)
人生在世,要想有所成就,更好地立足社会,方圆处世,才是最好的做人之道。
“方”即正直。就是说做人正直、高尚、诚实,行得正,做得端,襟怀坦荡天地宽,是做人之根本。本就是做人的准则、做人的规范、做人的底线。
“圆”即圆通。是处世之道。就是说为人处世不要过于刚直,过于棱角分明。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心智成熟,气质良好,底蕴丰厚,富有魅力,智慧超人。善于通融和灵活。
做事要方,做事要遵循规矩,遵循法则。人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不为才可有所为”,就是“方”这个道理。譬如:为官要奉守一个“廉”字,为商要做到一个“诚”字,为学要遵循一个“实”字。
做人要圆。圆的压力最小,张力最大,可塑性最强。这个“圆”绝对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比如某某做人有良好的素质、极高的悟性和技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么地方遵循当地的风土人情。”很会随机应变,应酬自如,获得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

人生其实处于“方”与“圆”的辩证运动之中,该方时则须方,该圆时则须圆。过于圆滑世故,会讨人嫌,让人感觉你做人不靠谱,过于方正自傲,棱角外露,容易引火烧身,招来杀身之祸。
东汉末年的许攸,本来是袁绍的部下,虽说是一名武将,却足智多谋。官渡之战时,他为袁绍出谋划策,可袁绍不听,他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他来,没顾得上穿鞋,光着脚便出门迎接,鼓掌大笑道:“足下远来,我的大事成了!”可见 当时曹操对许攸的重视。
后来,许攸在击败袁绍、占据冀州的战斗中,立下大功。他自恃有功,在曹操面前便开始不检点起来。有时,他当着众人的面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道:“阿瞒,要是没有我,你是得不到冀州的!"此言显现了许攸完全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曹操在人前不好发作,只好强笑着说“是,是,你说的没错”,心中却已十分嫉恨。许攸并没有察觉,还是那么信口开河。
有一次,许攸随曹操进了邺yè 城东门,他对身边的人自夸道:“曹家要不是因为我,是不能从这个城门进进出出的!”曹操终于忍耐不住,将他杀掉。
《三国演义》给许攸的评价是:“为人多傲,酷嗜财帛。”他帮助曹操取得了胜利,却把功劳全部安在自己的头上,给曹操以挫败感,贪财贪功,恃才自傲,结果引来杀身之祸。

许多领导最看不上那些自吹自擂的人,有了一点点成绩,就心高气傲、不思进取,这样的人是不会得到提拔和重用的。而作为下属,不管你的功劳有多大,千万不能在众人,尤其是领导的面前。抢夺领导的光芒,否则你也会像许攸一样遭人摒弃。
功不求盈,业不求满,饮酒半醉,观花半开,乃是人生最美之境界。
轻傲是浮躁浅薄、妄自尊大的表现,常常会招来旁人的嫉妒。故而,下属在与领导相处时,一定要掌握分寸。尽管有时领导在某一方面确实远不如你,作为下属的你还是要十分注意的。
在你与领导当面说话的时候,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咄咄逼人,不要冷嘲热讽;更不要让领导当众出丑,如芒在背。这些都是蔑视领导的行为,你很容易被领导认为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从而不信任你。
另外,切忌对领导一味地讨好献媚,阿谀奉承,百依百顺,丧失理性和原则,甚至违法乱纪。只圆不方也有失尊严,无论何时何地,不要随波逐流,该坚持的原则一定坚持。都不要丧失做人的底线。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要圆内有方,方内有圆。都要方中做人,圆中归真。方圆并施,运行有度,话不可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做绝,要留有余地。
做人诚实,绝不愚笨;做事认真,绝不较真。做人做事,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圆并施,刚柔相济。要看对象,分场合,观时机,分寸有度,恰到好处,才是最好的做人之道。



作者简介: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聊城市家教名师,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临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擅长书法、篆刻。1988年30岁开始写作,编著六部书稿,出版三部:1990年出版《史地歌诀》1991年《新编历史歌谣》荣获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2021年主编《家教文墨香》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政府为百姓做公益。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