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43)
诗║李耀文
第七章~第五节
一代英主周世宗
南征北伐求一统


公元九四七,辽兵向南攻。
消灭后晋朝,人财掠囊中。
押财宝百官,得胜回辽营。
晋将刘知远,固守于河东。
趁机在太原,登基把帝称。
建国号后汉,下旨传皇令;
公元九五一,大事有一宗。
邺都之留守,郭威拥强兵。
代汉建后周,都城在汴京。
郭威之养子,妻内侄柴荣。❶
相貌很奇伟,善骑射用兵。
沉稳且寡言,内敛又忠诚。
郭威称帝后,柴荣晋王封。
精忠心无二,鼎力辅朝政;
公元九五四,郭威染病崩。
柴荣即皇位,是为周世宗。
世宗即位初,北汉主刘崇,
趁机伐中原,调集三万兵。
联合大辽国,一万精骑兵。
挥师直南下,向潞州进攻。
大军势难挡,消息到汴京。
世宗帝决定,率兵去亲征。
群臣不同意,一片反对声。
老臣曰冯道,自恃有旧功。
露出轻视意,看不起世宗。
世宗心愤慨,意志更坚定。
为树立威信,决心亲出征。
击败北汉军,得胜回汴京。
群臣无以言,冯道竖指称;
公元九五五,世宗下旨令。
朝廷之文士,各自显其能。
撰写平边策,方略天下统。
时有王朴献,乃比部郎中。❷
所提之策略,文理皆并通。
主要观点有,如下之内容:
若想南北统,首先任贤能。
轻徭兼薄赋,赏罚要分明。
使仓廪殷实,武器要备充。
具体方略为:先将易者攻。
即先取南唐,再将后蜀平。
强兵再攻并,天下可大统。
世宗御览后,如宝揣怀中。
此后南北伐,按此略用兵;
公元九五五,向南唐进攻。
直到九五八,三次御驾征。
日夜无休战,两年五月整。
徐淮南濠州,楚州扬州等。
共计十四州,六十四县城。
全部之疆土,统统归周廷。
为北伐幽州,基础先奠定;
公元九五八,世宗始北征。
宁莫和瀛洲,不战而得胜。
益州与瓦桥,淤口降周营。
兵将不血刃,四十三天整。
所向皆披靡,取得大成功;
一代天骄子,英主周世宗。
南征北伐时,政务不放松。
重兴修水利,税赋亦减轻。
无主之荒地,地少者耕种。
淘汰老弱残,军队养精兵。
臣极言得失,官员任贤能。
此略实施后,后周日强盛。
公元九五九,周世宗驾崩。
大业虽未统,政治成就丰。
为北宋统一,立下丰伟功。
注:❶周世宗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改姓郭,后世仍习称“柴荣”,邢州尧山县(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
柴荣出身邢州望族,自少“器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书史及黄老之术,且为人谨慎笃厚,因而被姑父郭威收为养子。早年曾随商人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在后汉时期,随郭威赴邺都就镇,任天雄牙内指挥使。广顺元年(951年),后周建立,郭威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他为政清肃,使盗不犯境。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史家称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在位六年。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庆陵。
❷官名。唐朝设比部郎中,掌管勾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等。宋朝也设此官,掌管勾覆中外帐籍等。金元以后不设此官。






